春末夏至,沈丘縣新安集鎮郭寨行政村的桑葚園內,翠綠的枝葉間已掛滿了果實,青果漸褪、紫果盈枝。作為該鎮“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的代表,桑葚產業不僅為農民增收開辟新路徑,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
2018年,在村黨支部書記郭全志的帶領下,村民李寧率先建成50畝桑葚示范園,引入無籽大十、黑珍珠等高附加值品種,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打破傳統種植桎梏。如今,園區已形成集生態種植、休閑觀光、精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我們主要種植的是無籽大十和黑珍珠品種,畝產鮮果3000斤左右,一畝地的平均收益是12000元。”周口潤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寧說。
桑葚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農戶“錢袋子”鼓起來,更成為新安集鎮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除鮮果銷售外,當地正在探索桑葚深加工路徑,開發桑葚干、桑葚酒、桑葚醬等衍生產品,并與食品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延長產業鏈條。
“我們村的桑葚園總共有50余畝,每年可產鮮桑葚近10萬斤。除一部分供游客采摘外,大部分桑葚被加工成了桑葚糕、桑葚酒,新鮮的桑葉經過清洗晾曬后,加工成了桑葉面和桑葉茶。由于村里沒有加工車間,這些產品過去都是運到外地加工。不過,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桑葚產品加工車間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郭寨行政村黨支部書記郭全志說。
近年來,沈丘縣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工作中,鼓勵和支持各鄉鎮結合自身情況,在不占用基本農田的情況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業。新安集鎮作為示范樣板,其桑葚產業作為重點培育項目,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鄉村振興之路。
“我們新安集鎮把發展‘一村一品’作為發展農村經濟、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抓手,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特色農業種植。除了桑葚,我們還形成了以馬樓火龍果、賈樓葡萄、崔寨中藥材等為主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不斷發展壯大,不但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助推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新安集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邢慶偉說。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沈琳桂 沈丘臺 黃白玉 翁煜坤
編輯/魏鑫 審核/牛春霞 監制/武文科 總監制/程戰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