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大潮南涌正當時
——長沙天心區南部融城片區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舉行
人民網記者 向宇
4月29日,天心區南部融城片區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在湖南大數據交易所舉行。這是繼4月27日長沙奧體中心項目開工后,大城之南再次迎來的一場盛會。
此次盛會既是天心區響應省委、省政府“長沙向南”戰略號召的鏗鏘行動,更是以招商引資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
近年來,天心區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深入實施“五個三”總體戰略,各項工作爭先進位,在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排名第49位,首次進入五十強,創新能力排名第47位,投資競爭力排名第35位、連續四年全省第一。
大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向宇攝
會上,天心區委書記吳新偉表示,南部融城片區作為長株潭都市圈的核心引擎、長沙“發展向南”的戰略支點,具有投資興業的獨特優勢和良好環境:是長株潭融城的“幾何中心”,更是輻射中部的“樞紐門戶”;是戰略疊加的“政策高地”,更是資源匯聚的“超級磁場”;是產業集聚的“創新之城”,更是跨越發展的“黃金賽道”。
活動現場,來自數字經濟、生物醫療兩條產業鏈上的11個項目集中簽約。德拓信息華中區域總部、達而觀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術應用區域中心、國兆云鏈(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10個項目與天心經開區簽約。國際醫療創智港項目與市奧體新城公司簽約。
這些項目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及外資外貿領域,項目的“含新量”將助推著這座城市發展“含金量”的連連攀升。
“企業選擇落戶南片區,正是基于天心經開區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布局,產業鏈的聚集和企業在該地區技術人才合作的基礎。”卓外(上海)醫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毛軍剛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跟園區談入駐時,園區因看好我們這個項目,還導入了園區的產業和市場基金。這讓我們看到了天心經開區在產業發展上的決心。
近年來,天心經開區克服區劃調整、綠心工業退出以及三園合并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依托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正在創建的國家醫學中心等優勢,圍繞數字經濟、生物醫療大健康等優勢產業鏈,精準挖掘優質項目與企業,寫就了高質量發展的澎湃篇章。
數據顯示,當前,天心經開區數字經濟規模達450億元,與2022年相比翻了一番,占經濟總規模比重超60%,已匯聚一個交易平臺、兩大算力中心、八大數據中心和6000余家數字經濟相關企業;而備受關注的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累計交易額近32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梯隊。此外,數智健康產業鏈加速補強,已匯聚一批數智健康領域研發、生產、診療服務企業。
天心區南部融城片區規劃設計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今日長沙南,潮涌正當時。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深刻重塑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社會治理。
此次大會還發布了湖南省數據要素研究院籌建信息。據了解,自國家大力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以來,天心區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布局數字經濟賽道,建設了全國持牌第五家、中部地區第一家數據交易所。截至目前,已累計發展數商會員867家,上架數據產品5520個。
如果要用幾個詞來描繪一個未來新城,天心區南部融城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結合南部融城片區的發展戰略規劃給出的答案是:“實踐之城”“實干之城”“共生之城”“中心之城”。
近年來,天心區南部融城片區按照《長株潭生態綠心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5年)》要求,通過定向引進現代商貿、生態文旅、智慧康養等高端服務業,片區將形成與株洲、湘潭的產業互補格局。
毫無疑問,這種產業協同將加速三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實質性推動都市圈從“空間融合”向“功能融合”躍遷。
眼下,隨著長沙奧體中心、國家醫學中心、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等標桿項目擎動發展,大數據產業拔節生長,大健康集群蓄勢騰飛,“文化+科技”融合生態呼之欲出,這座活力迸發的未來之城,即將照亮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