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4月26日上午,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山東省轉化醫學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齊魯醫學創新轉化大會在濟南開幕。
山東省副省長宋軍繼,中國科學院院士房建成、元英進、鄭海榮,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太廣,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封立樹,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于洪文,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二級巡視員王楗夫,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明,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濤,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波,山東大學副校長曹現強,濟南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呂家亮,國家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原副主任閆章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等領導和專家出席大會。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黨工委書記、齊魯醫院黨委書記陳鑫主持開幕式。
宋軍繼在講話中表示,要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為科技攻關的重點方向,充分發揮政、醫、企、產、學、研等各方力量,在“構建協同創新生態、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暢通成果轉化渠道、打造高水平健康服務體系”等方面,深挖合作潛力,凝聚合作共識,落地合作成果,共同把握創新發展的新機遇、拓展互利共贏的新空間。
曹現強表示,醫學創新轉化作為國家科技戰略的重要一環,既肩負重大使命,更面臨寶貴機遇。它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從實驗室的“最先一公里”到臨床的“最后一公里”,離不開“政產學研金服用”全鏈條的協同發力。
開幕式后,大會進入院士報告環節,陳玉國和醫院醫藥融合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婁紅祥分別主持。房建成院士就“極弱磁醫學成像技術賦能人民生命健康”作學術報告,元英進院士就“合成生物學與應用”的前沿進展進行學術報告,鄭海榮院士在分會場就“生物醫學與人工智能”進行專題報告。報告為參會者帶來了國際視野的學術盛宴與創新轉化啟示。
隨后,醫院黨委副書記連雪洪主持了8項重要發布儀式,包括濟南市高端醫療裝備概念驗證中心揭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概念驗證集群成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前沿技術創新轉化中心和醫藥融合創新研究中心授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年度重大轉化成果發布、人工智能賦能臨床試驗醫研產聯合體成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齊魯·智匯科技創新大平臺發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成果轉化培育基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學中心重點攻關任務揭榜掛帥項目征集啟動等。這些儀式的發布也標志著醫院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在發布儀式環節,醫院展示了多項重大轉化成果,如全球領先的心磁成像設備、國內首個消化內鏡手術機器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多孔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等,這些成果的發布和落地轉化,為醫學創新轉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前沿進展環節由齊魯醫院副院長彭軍、劉新宇主持,邀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杜杰、劉興國就醫學創新轉化的前沿技術和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報告內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危重癥病因學及轉化醫學研究、線粒體調控細胞命運等,展現了多學科協同創新的獨特優勢。
創新實踐環節由醫院前沿技術創新轉化中心執行主任趙升田主持。陳玉國以急診醫學研究的齊魯實踐為題進行了專題匯報。展現了醫院急危重癥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當下創新發展的路徑和成效。
會議最后,醫院黨委副書記張欣平對大會進行了總結。她強調,醫院將以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為核心抓手,全力推進高端醫療裝備原創性研發和國產化替代、診療技術創新和國產新藥研制,加快培育和發展醫學新質生產力,掌握健康產業未來發展主動權,塑造衛生健康領域競爭新優勢。
大會除主論壇外,山東省轉化醫學學會同期還成立了6個分會,共舉辦了15場精彩紛呈的學術分論壇,邀請授課專家200余位,注冊參會人數近1100人。會議內容涵蓋急診醫學、門脈高壓、神經創傷重癥、心衰治療、傷口造口護理、消化病學、內分泌與代謝病、腦血運重建、圍術期管理、醫院感染管理、分級診療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骨科醫工交叉融合、新質生產力以及科技創新與技術轉移轉化等多個領域。與會嘉賓與代表互動熱烈,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本次大會以“融合·創新·轉化·發展”為主題,旨在推動醫學創新成果的轉化與應用,促進生物新材料、新藥物、新設備、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在疾病治療和患者康復中的革命性變革。
山東省相關職能部門、學會協會、高校院所、醫療機構和藥械企業負責人員等600余名各界同仁參加會議。(朱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