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吸引人才的計劃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杭州為來自各地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驛站,只要是來杭州參加求職面試、就業創業且非杭州戶口又沒房的,就可以享受7天免費住宿,還能獲得就業創業服務。
所以這些日子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涌入杭州就職,大家都說這一招好。但人才變多了,自然就產生了一個情況,那就是想找一份好工作,競爭變得更激烈了,哪怕是985的學生來了,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浙大女孩“天真發言”走紅,讓人看清高材生現狀,難怪不好找到工作
在杭州的百萬英才招聘會上發生的一幕幕讓人特別感慨。有一位來自安徽的小伙子表示自己愿意全程加班,要求不高,只要每月工資能有6000塊就行,并且能按時給加班的加班費就可以。
在以前,6000多塊的工資在大學生眼里似乎是看都不會看的工作待遇,可如今,主動求著加班的這類工作都很難找了,不過985的學生或許還能硬氣一些。
只是大學生若從未接觸過社會,一開始就找工作的話,他們完全不了解企業需求,與社會的一些觀念也是脫節的。比如在同一場招聘會上,有一個來自浙大的女孩子,她的一番天真發言著實讓人震驚。
女孩找工作和別人一樣都有理想薪資,她首先提出來的是希望有一份年薪高達15萬元且有雙休的工作。要是放在其他985院校的招聘會上,大家可能覺得這個要求還算接地氣,就拿浙大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要求幾十萬年薪都不在話下。
可這位女同學的要求曝光后,大家都說這太天真了,簡直是癡人說夢。原來這個女學生學的是新聞學專業,她的專業首先就面臨一個痛點,就是這個專業可能要與雙休徹底絕緣了,畢竟新聞講究一個“新”字。
能不24小時待命就已經很不錯了,想要雙休倒也可以,但那就得在薪資方面降低自己的要求了,可她要求專業對口,還要15萬元以上的年薪,這就有點太夸張了,放在理工科畢業生身上或許合理。
但放在新聞學應屆本科畢業生身上就不合理了,新聞學專業要么接受996工作模式收入才沒問題,要是想有雙休就別指望有好工資了。
當下大學課程的教育常常與就業這一最關鍵的環節脫節,從而造成了問題
現在很多畢業生在考慮自身未來發展出路時,要么只考慮最好的選擇。比如筆者身邊學外語專業的同學,至今仍不肯認清外語專業極易被替代的現實,還覺得自己一畢業,考進外交部似乎是輕而易舉的事,可真正能走到那一步的人少之又少。
他們既不接受自己達不到最好工作的標準,又無法接受從事翻譯工作,辛苦工作一小時僅賺幾百塊錢的狀況,如此一來,學歷方面的劣勢加上眼高手低的毛病,找工作就越發困難了。
而且大學課程針對就業環節并沒有多少實實在在的幫助,翻開大學就業課程的書,其目錄基本上就是就業的定義是什么、就業的意義是什么這類內容,即便學生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對他們的實踐也產生不了多好的影響。
倘若一些大學尤其是研究類高校的高等教育,也能像專科院校那樣,幫助學生主動聯系就業單位,或者多給他們一些實習機會,或許到那時學生了解得多了,自然就不會提出特別天真的要求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