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還不死心?此前,李嘉誠集團因為試圖將手中43個港口,打包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而陷入爭議,其中巴拿馬運河的兩個關鍵海口最為引人注目。
因為涉及國家利益,監管部門不得不介入調查,因此原定于4月2日的簽署也因為反壟斷審查而暫停了,不過就在所有人以為事情就此平息時,市監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某些人還沒有死心。
4月初,市監局對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發起反壟斷審查,此次涉及23個國家43個港口,總價值高達228億美元的交易簽署被叫停,其中巴拿馬港口因為控制著全球6%的海運貿易而成為聚焦點。
專家人士分析,若美國財團掌控這些港口,可能將會影響中國“一帶一路”的物流布局,港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節點,直接關系國家經濟安全,若港口真被美國財團控制,后面極大可能會配合美國政府對華實施制裁,直接威脅中國海運。
調查的消息一出,李嘉誠手下四大集團的股價也是連續暴跌,直接蒸發781港元。
然而面對審查,長和集團似乎并不想放棄交易,并且試圖通過“分拆出售”繞過監管,據《華爾街日報》披露,長和集團計劃將巴拿馬兩個關鍵港口和其它的港口拆分開,前者由貝萊德子公司控股51%,后者則由意大利Aponte家族控制的碼頭投資公司主導。
這種操作看起來是分散風險,但實際目的還是想讓美國財團接管巴拿馬港口。
緊接著,市監局明便表態:長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反壟斷審查。
美國財團貝萊德與美國政府關系密切,其收購巴拿馬港口可以說是圖謀不軌,這個財團的行為可以被解讀為“經濟殖民”,意指配合特朗普的“新門羅主義”,通過資本控制關鍵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巴拿馬當地政府也開始對長和下手,并且以2021年港口續簽存在違規操作為由,起訴當時的續約官員,如若成功,有可能港口的控制權,會被強行收回。
有人認為這是好事,只要阻止港口落入美國財團手里就行,可事實正相反,巴拿馬政府對長和下手的那段時間,美國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也剛好要訪問巴拿馬,有心人普遍都認為,這其中可能是美國在背后施壓,所以巴拿馬政府才不得以攤這攤渾水,可巴拿馬總統堅稱,自己只是在“維護國家主權”。
截至當前,港口的交易仍懸而未決,如果7月23日前還沒能簽約,那么長和集團將面臨210億港元的違約金,從兩個結果來看,對貝萊德財團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此次李嘉誠的決策似乎很有問題,一個是低估了地緣問題,港口資產本身就涉及到國家海運,試圖以“純商業行為”來解釋交易,未免有些草率。
還有就是低估了國家監管的決心,在民族主義抬頭的時代,商業決策必須兼顧地緣政治風險,尤其是涉及關鍵基礎設施的交易。
接下來事件的走向有兩個:長和簽約失敗賠錢,或是巴拿馬政府收回港口。
沒有哪一步是對長和有利的,也不知道李嘉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走這一步險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