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彭子佳
據BBC報道,也門胡塞武裝控制的薩達省發生重大人道主義災難。胡塞武裝電視臺《Al Masirah》報道稱,美軍凌晨 5 時對薩達市一處移民拘留中心發動四次空襲,導致至少 68 名非洲移民死亡、47 人重傷。這場被胡塞當局指控為 “故意屠殺” 的事件,暴露了美國對胡塞武裝的 “極限施壓” 政策與平民保護之間的尖銳沖突。
空襲發生時,115 名非洲移民正關押在薩達市東郊的臨時拘留中心。目擊者稱,首枚導彈擊中建筑中部,瞬間摧毀兩層樓的宿舍區,第二波襲擊瞄準了試圖逃生的人群。《Al Masirah》發布的畫面顯示,救援人員在瓦礫中搜尋到燒焦的尸體,部分遺體因高溫碳化無法辨認。也門索馬里社區主席易卜拉欣?麥卡林描述:“混凝土碎塊中嵌著斷裂的手腕,急救人員只能通過殘留的衣物辨別死者來自索馬里還是埃塞俄比亞。”
該拘留中心關押的移民主要來自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多數為躲避戰亂和干旱的經濟移民。國際移民組織數據顯示,2024 年有 6.09 萬名非洲移民抵達也門,其中 85% 試圖經紅海前往沙特,但因胡塞武裝控制邊境,約 30% 被扣押在類似設施。人權觀察組織報告指出,這些拘留中心普遍存在過度擁擠(人均面積不足 1.5 平方米)、斷水斷電和虐待現象,此次襲擊前三天,該中心剛轉移了一批索馬里移民,僥幸避免更大傷亡。
胡塞內政部在聲明中強調,襲擊目標是 “完全民用的移民設施”,坐標已提前通報聯合國駐也門辦事處。其發布的衛星圖像顯示,拘留中心距最近的軍事據點達 1.2 公里,符合國際人道法關于 “民用設施保護” 的距離標準。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稱:“這是特朗普政府對也門平民的又一次戰爭罪,與 2022 年沙特聯軍襲擊薩達監獄如出一轍。” 指的是 2022 年沙特空襲導致 66 名平民死亡的歷史事件。
美國中央司令部承認發動空襲,但稱目標是 “胡塞武裝的導彈部件倉庫”,聲稱 “初步評估顯示可能發生誤擊”。一名匿名國防官員透露,空襲前的情報顯示該建筑被用于儲存 “努爾” 反艦導彈的制導系統,而移民拘留中心是 “近期臨時設立的”。這種說法遭到國際紅十字會質疑:“任何軍事目標評估都應包含平民風險排查,尤其是已知存在移民拘留設施的區域。”
此次襲擊是 3 月 15 日以來美軍 “果斷行動” 的延續,該行動已對胡塞控制區 800 多個目標實施打擊,包括紅海沿岸的拉斯伊薩石油碼頭(3 月 20 日襲擊導致 74 人死亡)。美國的核心目標是切斷胡塞武裝的資金鏈和武器運輸,尤其是其從伊朗獲得的 “努爾” 導彈和無人機部件。但胡塞武裝通過襲擊商船報復,2025 年已在紅海擊沉 2 艘貨輪,迫使美軍部署 “杜魯門” 號航母戰斗群。
作為回應,胡塞軍方發言人 29 日宣布,向美軍航母戰斗群發射 “多枚巡航導彈和無人機”,并向以色列阿什凱隆市放飛自殺式無人機。這種 “雙重報復” 策略旨在將沖突升級為 “抗美援巴” 敘事,利用加沙局勢拉攏阿拉伯世界。以色列軍方證實攔截一枚也門發射的導彈,但未公布具體型號。
特朗普政府將胡塞武裝重新列為“外國恐怖組織” 后,其軍事行動的法律依據從 “自衛” 轉向 “反恐戰爭”,但此舉導致人道主義豁免條款失效。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辦公室內部備忘錄顯示,軍方對 “高價值目標” 的判定標準已放寬,允許在 “情報存疑時實施打擊”,這為平民傷亡埋下隱患。這場關于 “誤擊” 還是 “屠殺” 的辯論,終將寫入也門漫長的沖突史,成為又一個平民淪為地緣政治犧牲品的注腳。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