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熱點問題,尤其是在特朗普的兩個任期。
從最初雙方在高科技與戰略產業領域展開競爭,后來爭論貿易逆差,現在又互相加征關稅,這場摩擦不再只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兩國綜合實力、戰略布局和全球影響力的較量。
不過,就在這兩天,特朗普對華政策似乎有所緩和,但并不確定這代表貿易戰結束,或者只是新一輪博弈的開始。
我們不能把特朗普看成“軟柿子”,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特朗普,那就是:“不可沽名學霸王”,意思大概為不可學那貪圖虛名,放縱敵人而造成自己失敗的楚霸王項羽。
為了理解現在的情況,我們需要深入分析中美貿易戰的本質,這場競爭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邏輯?
特朗普1.0時期的對華貿易戰
如果追溯中美的初次交鋒,其實可以從奧巴馬執政時期說起,那個時候,美國就已經多次對中國發動“雙反”、“337”調查。
不過,那個時候中美還處于一個小規模的貿易摩擦,這些領域也都主要在塑料化工機械等產品中。
2017年特朗普正式上任后,就開始瘋狂“退群”(退出國際組織),減稅、收緊移民等,那么,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他又對我國做了哪些事情?
2018年3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正式打響了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槍。
特朗普政府以“301調查”為由,分多輪對約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導致中國輸美商品平均關稅升至18%左右。
2018年6月,美國對首輪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隨后擴大至2000億美元,并威脅覆蓋全部中國商品,據俄媒報道,特朗普聲稱通過對華關稅為美國獲取“數千億美元”!
在中美貿易中,相信很多人仍記得美國制裁中國的科技企業,華為、中興等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獲取美國技術和零部件,美國商務部更是通過《商業管制清單》加強對華技術出口管制。
為了遏制中國的關鍵領域發展,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高端芯片制造設備,導致中國半導體產業短期承壓。
在政治上,美國不止一次試探中國臺灣省的紅線,特朗普政府提升對臺軍售層級,并推動高層官員訪臺,嚴重沖擊中美關系政治基礎。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大搞“中國行動計劃”,要求美國司法部門針對華裔學者和科研人員發起間諜指控,導致中美學術合作受阻,人才交流大幅減少。
可以說,特朗普的政策核心是“美國優先”,旨在通過單邊主義重塑全球經貿規則,遏制中國崛起。
面對如此,我國則通過擴大內需、技術自主創新和多元化市場布局降低對美依賴,這就讓特朗普本以為能通過種種手段能制裁到中國,但卻發現中國不僅沒有受到傷害,反而愈加強硬。
而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實行貿易戰后,美國表面上通過關稅政策獲得了部分經濟收益,但這些收益并未轉化為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
相反,貿易戰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制造業衰退、金融市場動蕩以及中美關系惡化等多重負面影響,特朗普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美國在科技封鎖和供應鏈調整方面雖取得一定成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所以說,特朗普的貿易戰政策并未實現其預期目標,反而對美國自身造成了深遠的損害。
今年,在特朗普2.0時期,特朗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對中國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經濟施壓、科技封鎖、地緣政治競爭及安全圍堵等方面。
特朗普2.0時期的對華關稅戰
在特朗普2.0時期,他依然和第一任期的自己大差不差,不過,這次上任特朗普倒是表現的很極端。
今年上任后,他再次開始退群、收緊移民等,甚至他野心勃勃的將大手伸到了世界各地,先是搶州(加拿大)、再是奪島(格陵蘭島)、后又是想要收河(巴拿馬運河)等等。
而對華,特朗普再次大搞關稅,從今年2月的加征10%關稅到20%再到54%,隨后又飆升至104%、125%、145%的關稅,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一直在持續升高。
而特朗普的目的有三,一是想讓更多的資金回流美國,二是想遏制中國的技術以及中國的經濟發展,三是想讓中國在貨幣金融領域向美國資本開放。
但面對美國的施壓,中國沒有退縮,而是回應了美國四個字:奉陪到底。
其實,在這次的關稅戰中,特朗普多次自己打自己的臉,甚至還搞了一套掩耳盜鈴的事情,其特朗普大廈里不少物品都是中國制造,為此,特朗普大廈故意用標簽遮擋住“MADE IN CHINA”。
今天,央視發布了這樣一個內容,標題為《沒有“中國制造”的家什么樣?美媒畫了一幅畫》。
灰色表示從中國進口率為0—20%,綠色為20%—40%,黃色為40%—60%,橙色為60%—80%,紅色為80%—100%。
看似普通的生活場景,卻有一個重要的事實: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里,使用的許多東西都離不開“中國制造”。
假設所有中國商品突然消失,對美國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將是巨大的,這預示著,一旦實行關稅政策,美國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沖擊,波及美國千家萬戶。
《紐約時報》指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實物產品都來自中國,這是美國社會消費習慣的真實呈現。
當前局勢與未來展望
最近,美國對中國態度有所緩和,與其說是特朗普改變了想法,不如說是美國現如今經濟形勢不好,迫不得已才這么做。
如果美國聯邦儲備系統不降低利率,美國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都會面臨很大困難,所以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對華政策。
但是,考慮到特朗普政府經常變來變去,我們不能輕易相信他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防止他們再次使用老套路。
中國始終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美國溝通交流,期望達成合作共贏的局面,但中國絕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施壓與無理勒索,這是我們一貫的原則和底線。
中美關系未來走向既有合作機會,也有競爭,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有責任一起努力,保持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雙方應該想辦法找到共同利益,共同應對挑戰,這樣對大家都好,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沖突,讓世界經濟更加繁榮。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