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講述她和表弟的春招現狀,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
先說我:
本科國內211畢業,被某大廠裁員后,去國外讀了1年留學碩士(總花費30多萬)。去啊年秋招0 offer,春招也不想再去試了。走校招途徑根本沒一點回應。
走社招呢?空窗2年,給hr投了簡歷,99%的已讀不回,1%問最近2年有在工作嗎?然后劇終,不管是大廠、還是幾十幾百人的郊區小廠,都是這樣,真的是麻了。
我表弟:
北京某985本科畢業,qs50碩士留學,他的校招反饋倒是多很多,每個月都有去線下筆試、面試的,截止到昨天一共就拿了2個Offer,一個是勞務派遣(最后才被告知)、一個還是要先培訓交錢(懂的都懂),現在只能繼續家里蹲。
校招招聘信息不好找,網申每次填一大堆信息,后續流程又慢,表弟也麻了。國外留學花了不少錢,回來依然沒有一點競爭力,后悔當初的選擇了。
大廠校招,面試官面對眾多簡歷,所以在篩選時會重點看畢業學校、學歷、專業,再關注實習項目經歷。國外留學只要學校在QS100,不是一年制水碩,基本都沒有問題的。
作為畢業生,如果能在學校、專業、成績上有一項突出,如學校排名靠前、專業對口且成績優異,這些在大多數面試官內心都是加分項。面試時,面試官會重點詢問專業背景、實習經歷的關聯度與真實性,還會評估應聘者的潛力、價值觀和意向。這其中,簡歷內容真實性尤其關鍵,HR會通過提問細節、項目經歷,對行業的看法等方式判斷應聘者是否在說謊。一旦發現造假,會被記錄在面評系統中。這就幾乎等同于進了企業黑名單,后續此公司求職幾乎無望。因此,應聘者切勿在簡歷中造假,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最終害了自己。
以上是主觀因素,還有一些客觀條件限制。下面來自一位某大廠HR對今年春招的看法。
今年的校招,我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公司效益受外部影響出現下滑,老板一直強調降本增效,校招崗位需求直接減半,但即便如此,我們招的人在同行里也算是多的了。一些朋友在中小公司直接放棄雙選會擺攤,社招也停了,只出不進。
和學校就業處老師交流時得知,參加雙選會的企業少了很多,即使來的也不怎么招人。我們在某招聘網站掛了幾個基礎崗位,待遇一般,結果上午掛出,下午就收到幾百份簡歷,消息多到根本回不過來,即使篩選出不合適的,光是點擊操作都要花很久,掛了一天就趕緊下架了。
看到很多同學找不到工作,他們可能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學歷不行、能力不足,其實都不是。就業崗位就那么多,優秀與否都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企業要求看似越來越高,但本質上老板更喜歡年輕、學歷高、能力強且要價低的人才。以前我還會懟老板想法不切實際,現在才發現,真有這樣一批人可供選擇。
老板在社招也開始壓價,給出的薪資低得離譜,但依舊有人來面試,因為大家失業太久,只想找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坦白說,看著這些情況,我做這份工作都感到很抑郁。我只是想把實際情況說出來,希望大家都能理解,也許這樣能給大家一些寬慰,也許會讓人更難過,但這就是當下真實的校招現狀。
文字 | 佚名 編輯丨芳草清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