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有多可怕——2000年,為了消滅60億只兔子,澳大利亞出動轟炸機群,在自己的國土上狂轟亂炸,盡管聲勢驚人,但持續150年的“人兔大戰”仍沒有分出勝負。
澳大利亞出動轟炸機群,本想給野兔來一場“開心消消樂”,誰料,一番戰斗下來,轟炸機群壓根沒占據上風,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還讓澳大利亞損失了不少資金。
“人兔大戰”讓澳大利亞賠了夫人又折兵,提起那重達上百斤的野兔,澳大利亞群眾簡直聞之色變……
可對于中國群眾而言,野兔卻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兒,得知澳大利亞群眾的“悲慘”遭遇后,中國“饕餮”們心地善良,在網上紛紛評論,希望可以幫助澳大利亞群眾無償消滅“禍患”。
澳大利亞野兔與一般的兔子有著明顯的不同,家養的兔子通體雪白,有的兔子眼睛紅彤彤,活像是一塊一塊晶瑩剔透的紅寶石。
兔子性格溫順,長相可愛,繁殖能力強,雌性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發情,通常情況下,雌性兔子一年可以生產4-5胎,也有雌性兔子一年可以生產6-7胎,一般來說,以兩個月作為一個周期。
更令人震驚的是,一只雌性兔子十分高產,一胎可以生15-20只小兔子,有的甚至更多,養育一公一母兩個兔子就可以輕松做到“發家致富”。
兔子在川渝地區十分常見,當然,那都是它們被做成美味后的模樣,如冷吃兔、麻辣兔頭、干鍋兔肉……聽起來就很帶感,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這么可愛的兔兔,不吃太可惜了!然而,在澳大利亞群眾看來,兔子就是“災難”的象征,別說吃了,他們對兔子避之不及,這是為何?
澳大利亞的野兔總體呈現灰褐色,這是為了方便它們在大自然中更好的“隱藏”,不過,最初的澳大利亞原本是沒有兔子存在的。
19世紀60年代左右,一名來自英國的殖民者前往澳大利亞定居,為了給生活添些樂子,便帶了24只兔子前往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面積遼闊,是兔子的天然“家園”,不僅水草豐美、環境適宜,還沒有天敵,這樣優越的生存條件下,讓本就高產的兔子幾乎是到了天堂。
不愁吃、不愁喝、又沒有天敵威脅生命,兔子在短時間內便泛濫成災,而且體型也發生了變化,原本的家兔變成了灰褐色的野兔,體重更是蹭蹭蹭直線上升。
有的野兔長勢驚人,體重竟然一度達到了一百多斤,完全不輸一個成年男子的體重,等到澳大利亞群眾意識到野兔泛濫成災的時候已經晚了。
野兔們動作靈敏,十分迅速,沒有天敵制約的它們到處“覓食”,澳大利亞群眾的莊園上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不速之客。
起初,澳大利亞群眾還因為野兔的到來感到分外驚喜,這證明他們生活的環境很好,而且還樂觀地稱贊野兔們為“莊園精靈”。
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入侵”的野兔個個膘肥體壯,在莊園里“安家落戶”,趕都趕不走,農戶們種植的草坪被野兔們打洞翻了個底朝天。
更過分的是,農戶們精心種植的蔬菜被野兔們吃了個精光,它們的存在就如同蝗蟲過境,所到之處幾乎是寸草不生。
在這樣大肆的破壞下,農戶們對野兔再也沒有了當初的贊美,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憤怒,以及對野兔的驅逐,可他們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野兔趕走,準備慶祝一番之時,野兔又烏泱泱地回來了。
1920年,澳大利亞野兔地數量已經突破了100億只,澳大利亞地國土面積為769萬平方公里,這意味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現了超過1300只野兔。
這樣大規模的野兔別說吃了,光是看到就讓人頭皮發麻,因此,給澳大利亞當地群眾留下了很嚴重的心理陰影。
為了阻攔野兔,澳大利亞群眾修建了超過3200公里的防兔柵欄,可野兔會打洞,這些柵欄于它們而言形同虛設。
無奈之下,他們在1950年引進了粘液瘤病毒,病毒的存在讓兔子數量銳減,獲得了很大成效。
可沒想到,時間一久,兔子已經對這種病毒“免疫”,產生了抗體,這令澳大利亞一個頭兩個大。
后續,澳大利亞又引進了天敵,但效果甚微,2000年,野兔數量依舊驚人,高達60億只。
冥思苦想后,澳大利亞決定出動轟炸機群,勢必打敗猖獗的野兔,可沒想到,在動作敏捷的野兔面前,轟炸機也成了弟弟。
野兔泛濫問題困擾澳大利亞群眾多年,中國群眾表示,若是在中國,野兔都不夠“饕餮”們“塞牙縫”,對此,你們怎么看?
信息來源:澳大利亞兔災的生態史學思考2020-06-0103:0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