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記者 朱賀)古箏清脆,琵琶婉轉,誦讀聲鏗鏘……27日在北京舉行的“未來講堂——‘宋詞里的山河與少年’名家經典誦讀會”暨《未來講堂——經典宋詞誦讀與賞析》圖書首發式上,朗誦者在民樂伴奏下,演繹著宋代詞人的青春夢想和家國情懷。
圖為表演藝術家臧金生帶來詞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新網記者 朱賀 攝
活動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主辦。誦讀會分“山河篇”“歲月篇”“少年篇”“家國篇”,從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到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再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臧金生、王斑、李修平等著名演員、播音員帶領師生跨越時空,以抑揚頓挫的語調講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繁華景象,將“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愁緒娓娓道來,展現“千里共嬋娟”的團圓意境。人大附中師生帶來器樂、舞蹈和朗誦表演。
圖為人大附中學生帶來舞蹈表演。中新網記者 朱賀 攝
人大附中語文教師吳凌稱活動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一堂生動的文化傳承課程”。她在接受中新網等媒體采訪時說,誦讀會將美術、音樂、朗誦、文學融為一體,青少年在欣賞名家演繹的同時也參與其中,沉浸式體驗歷史風云、家國情懷,希望宋詞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好在孩子們心間生發蔓延。
該校學生裴雨萌說,透過活動領略到了宋詞之美,“其中不僅有柔美還有壯美”;王躍然品讀出詞人內心蘊含的情感和哲思,這為她帶來成長之路的指引和啟發;姜添僖則格外青睞同學帶來的詞朗誦《江城子·密州出獵》,“字里行間傳達出昂揚向上的生活態度,非常令人振奮”。
當天還舉行了《未來講堂——經典宋詞誦讀與賞析》一書首發式。該書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共同編輯,邀請百位著名藝術家、播音員和主持人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宋詞,旨在幫助青少年在閱讀中感受宋詞魅力,在學習中領悟宋詞智慧。
“宋詞作為中國文學的璀璨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情感智慧,與唐詩并肩構筑起中國文學史上的巍峨‘雙峰’。”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沈蓓莉寄語青少年,以經典為舟、以創新為槳,在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激蕩出屬于新時代的青春浪花。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