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輪中美關稅戰尚未摁下暫停鍵,不過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幾大美媒,已經提前下了結論:這一仗,美國輸了。
對特朗普來說,繼續和中國拉扯下去,不太現實,和談才是出路。
這幾天,特朗普政府反復放風,聲稱中美會通過對話,結束關稅戰,由此可見,特朗普確實急著和中國談。
不過對話不是菜場買菜,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能不能談,也不是特朗普單方面說了算,還得看咱們愿不愿意。
而且談判是有條件的,不是說特朗普一張嘴,一句話,咱們就得答應配合他。
日前在美國出席G20財長會議的中國財長藍佛安,在出席會議時,也就相當于當著美國高層的面,一句話點明了談判前提:平等協商。
這個前提條件看著簡單,實則是有難度的,因為美國一直想用不平等的手段,迫使中國簽署一份不平等的貿易協議,盡可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其實在這場關稅戰前,特朗普就在制造不平等。
特朗普鼓噪,在中美貿易中,“中國是受益方,而美國長期在吃虧,中國從美國身上賺走了大把錢”。而他發動關稅戰,正是要扭轉這一局面。
為了達到目的,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用令人瞠目結舌的關稅,圖謀在最短的時間內,打痛中國,迫使咱們屈服,這本身又是一種不平等。
即便是眼下特朗普釋放出愿意和中國談判的意向后,他還想當“人上人”,還想效仿拜登政府,“從實力和地位出發,和中國打交道”,想讓中國主動上門,去找美國談。
既然你美國患有喜歡制造不平等的這個毛病,那么中國就得給你治一治。
所以中方堅持以平等協商為前提條件展開對話,這是對癥下藥,不治好美國的這個毛病,中美不太可能坐在關稅戰的談判桌上,就算是談了,乃至達成了協議,可能也不會長久。
中方強調平等協商,為的就是達成一份持久、有效的貿易協議,能讓中美貿易這艘大船,在這份協議框定的航道里,平穩地行駛下去。
不過現在的局面是,關稅戰,咱們等得起,留給特朗普的時間卻不多了。
從金融市場被血洗,到經濟增長預期被下調,再到通脹風險不斷攀升,關稅戰對美國的負面沖擊,像潮水一般涌來,而且一浪高過一浪。
雖然特朗普不愿意低頭,但事實擺在眼前,關稅戰再打下去,美國有大麻煩。
這兩天,特朗普對外吹風,計劃降低對華商品關稅,顯而易見,特朗普慫了,撐不住了。
除了基于現實考慮外,特朗普的這番操作,也有向中國頭上轉移關稅戰輿論壓力的企圖。
他想對外傳遞這樣一個信號:美國都準備下調對華商品關稅了,那中國也該行動了,該和美國對話了。
特朗普企圖以此逼迫中國和美國對話,但是咱們肯定不吃這一套。中方在貿易戰上的立場是一貫的: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中美對話,必須做到平等,否則一切免談,特朗普別想跟咱們玩小九九,想著繞開中方提出的前提條件。
其實對特朗普來說,真要有誠意結束關稅戰,答應中國提出的前提條件,也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情,更何況,中方的要求對美方的利益毫發無損。
至于說中方想要的平等協商,到底是什么樣的。
首先,特朗普需要停止制造“中美貿易,中國賺錢,美國吃虧”這種荒謬的言論。如果綜合考量,中美貿易大體是平衡的,如果真的嚴重失衡,中美貿易早就做不下去了,不可能來到現在這個體量。
這種言論無助于中美貿易的進行,也會破壞中美對話的氛圍。
其次,中方追求的平等,要的是一份能顧及雙方訴求,能讓兩國共贏的貿易協議,特朗普必須認清這一點,不能一邊想著和中國對話,一邊又想著在中國身上占便宜,這樣的貿易協議不存在,中國不答應。
如果特朗普抱著這樣的心理,中美對話壓根沒必要進行。
不像特朗普,中國提出的前提條件不是“獅子大開口”,美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做到,關鍵就看美國的態度了。
既然特朗普已經知道,高關稅不可持續,那就該早點放下身段,摒棄霸權思維,帶著誠意和平等,來和中國談,而不是上躥下跳,一天一個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