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知名演員、導演兼公司影視公司的主創和幕后大老板與一個愛國商人平起平坐,在那個講究論資排輩,看誰的勢力大的香港,這似乎并不常見。
說白了,影視公司老大多如牛毛,而像霍英東這樣的大老板卻是少數,二人怎么會江湖地位一致呢?
這說的就是鄧光榮與霍英東,二人之間還有一個巧妙的對比“一字并肩王”,但始終沒有人說出這是為何。
最終陳惠敏,那個曾經黑社會成員說出了其中隱秘的故事,鄧光榮是有身份、有背景的,而且他身后站了一個超級牛的人,這個人是超級大佬——劉榮駒,而他身上又有哪些故事?
霍英東
說到霍英東的江湖地位,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能是改革開放三十年里面和大陸關系最近的香港商人。
在2006年他去世的時候,他官方的職務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但跟大多數東南亞華商一樣,他出身貧寒,他父母是捕魚的,他出生在一艘漏雨的小漁船上。
很幸運的是,他13歲被送往了英國政府在香港開辦的第一間公立學校,在那里他接受了全英式的教育,使他成為第一批與西方思想對接的少年。
他的創業史也是從底層開始的,他當過煤工、機場苦力、司機等,稍微有點積蓄之后就開辦了一家“有如”的雜貨店,但他賺到的第一桶金卻與走私有關。
抗戰勝利之后,政府拍賣剩余物資,霍英東借了一百塊錢參加競標,結果中了一套1萬8千元的機器,他轉手就賣了2萬2,此后他覺得做貿易,是個好生意,好買賣。
此后,朝鮮戰爭爆發了,由于當時美國主導下,聯合國開始對中國實施全面的封鎖禁運,內陸的物資空前短缺,香港作為大陸最近的自由港,雖然受到英國政府的監控,但至少它還可以稱得上是一條疏通管道。
多年之后霍英東接受采訪時候,他親口承認當年的所作所為,他那時販賣柴油,做過藥品交管,但是沒有涉及軍火商。
戰爭結束了,也就是50年代后期的香港逐漸進入了繁榮,人口膨脹,所謂的股市、樓市迅速騰飛,變成了一個大市場。
霍英東手里面有了錢就開始把錢全砸上了樓市,可以說當時香港97%的住宅建設都與霍家有關,之后他更是涉及了澳門的娛樂產業、運輸等領域。
但之所以成為香港商人中在大陸獲得最高政治地位的人,并非他的財富,而是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投入。
在1978年中國開國門,想要借助外國資本來改造當時的國民經濟,所以深圳開辟成了特區,華南也開設了多家窗口,當時的香港商人也不辱使,在那個時代下開始大展拳腳。
也就是那時霍英東開始與廣州政府接觸,開辦了第一家中外合資高級酒店,而之后他又做慈善,做體育。
尤其是體育事業,當時中國想要重返國際奧委會,并請國際足聯執委的霍英東,他多次往返國際奧委會總部以及相關國家之間多方周旋,出力頗多,為了奧運奪金專門設置了基金會,宣布向每位金牌選手獲贈一枚重達1公斤的純金金牌。
他在生命的最后18年里,將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祖國的經濟建設上,他絕對的是一個紅頂商人,江湖地位可謂是一般人無法匹敵。
但是翻看照片時,卻有一個人竟然與他并排而坐,此然便是鄧光榮。
鄧光榮
鄧光榮他們家祖籍也是廣東省的,他是屬于富裕之家,作為家里的老四,曾經的夢想也很單純,就跟現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樣,只想當一個公務員。
只不過他外形出眾,俊朗,而且熱愛運動,很快就被影視公司選為演員,17歲的他就參演了電影《學生王子》,也因為這部電影使他獲得了學生王子的綽號。
由此他拍攝了不少以青春題材的電影,此后他更是在影視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先后拍攝了多部電影,并且等成立了大榮影視公司,最重要的是他慧眼識珠發現了王家衛,他的理由也很奇葩,說其他的導演編劇基本上幾個星期就能出一個本子,但王家衛好幾年才出一個本子,就覺得王家衛慢工出細活,支持他拍電影。
于是王家衛在鄧光榮的鼎力資助下,出品了一部《旺角卡門》。
這部由張曼玉、劉德華、張學友、萬梓良主演的電影獲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參展,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并且這部電影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
看著這個電影這么好,鄧光榮之后就加大力度在投資王家衛的電影,結果名叫《阿飛正傳》的電影票房慘敗,鄧光榮回憶起來總是說這部電影雖然票房慘敗,但是在香港金像獎上卻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
現在看鄧光榮好像也只是一個影視作品的重度參與者,公司老板以及明星演員,似乎江湖地位趨近于零,最多只能說是一個影視界的前輩,并且此人義氣深重,又有一些湖草莽的氣息。
就算如此也達不到與霍英東齊名的地步,很讓人費解,最終這一切的謎題被陳惠敏道出了玄機。
陳惠敏
相信陳惠敏這個人,大部分老百姓尤其是港臺電影愛好者,都知道他的名字。
此人在少年時候就已經加入了黑幫,可是進入黑道的他每天還是為自己的生計發愁,甚至吃不飽飯。
所以他就跑去考公務員,還真就考上了警察,并且成為了一個獄警,他回憶說當時香港所有的公務人員,無論是誰,全部都貪污。
他做了兩年獄警相當于自己也是江湖中人,之后從獄警又進入了掃毒組,可能是他貪污腐敗的力度太大了,最終被警隊開除了。
但他在被開除的時候,手底下的馬仔已經達到了300人,做到了14K(黑幫名稱)的“雙花紅棍”。
據他回憶,當時香港大部分的影視公司全部都是黑社會開的,除了一些非常大的影視公司,如邵氏之類的。
正因為他也是黑道的中層干部,也就受邀參加了電影的拍攝,從此開啟了他三十年的電影生涯,并且在多部香港的古惑仔以及警匪片里面都有優秀的演出,他的身份以及背景折射出了當時香港那個時代萬花般混亂的鏡像景象。
當被問,同為影視創作者的鄧光榮為何有那么高的地位時,陳惠敏說,鄧光榮這個人比較不錯,而且他背后是有大佬為他站臺的,這個人就是劉榮駒。
劉榮駒
劉榮駒是大富之家的孩子,從小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父親就是澳門的富商,經營凍肉批發,他的叔叔是香港首任總探長劉福。
他從小接受正規教育,正兒八經的貴族學校,據說精通多門語言,并且外表儒雅卻透露一股桀驁不馴。
可能是相由心生,他常年混跡街頭,而且特別熱衷于推牌九。
這時,他的叔叔劉福就是那個探長,讓他參與社團整頓,也算是接手“家族產業”,他也憑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鐵血手腕壟斷了走私、偷渡的生意,被人稱為“碼頭邦”,之后又成立了“聯公樂”社團,成為一代龍頭。
而后時間又來到了抗美援朝期間,劉榮駒協助霍英東走私戰略物資到內地,因為有著劉福親戚的關系,他確保了運輸的安全,協助護運,與霍英東有深厚的合作關系。
而之所以劉榮駒與鄧光榮聯系到一起,是因為劉榮駒早年效力于鄧光榮的父親鄧博文,鄧博文是洪門致公堂堂主,二人感情深厚,甚至到后來,“聯公樂”社團都讓鄧光榮繼承了,鄧光榮也就成為“黑道太子爺”。
就這樣,黑道的太子與父輩曾經的戰友坐在一起,似乎也就沒有什么不妥了。
結語
劉榮駒提攜鄧光榮,也算是間接的影響了香港電影業的發展。
并且在陳惠敏的談話中可知,劉榮駒此人仗義,基本上幫派里面沒有人說他的不好。
但總之他是混黑幫的,欺負老百姓的事情他肯定也干過,在1974年香港政府成立廉政公署之后,劉榮駒遠走加拿大,在多倫多想要重建“聯公樂”,但最終被驅逐。
晚年他就漸漸隱退,2000年后,他似乎告老還鄉了,現在網絡上也搜尋不到他的照片,可以這么說,這人雖然已經不在江湖了,但江湖卻處處有著他的傳說!
作者:天下行
參考資料
旺角卡門;人在江湖:經典黑幫電影大紀錄;北方文藝出版社;趙麗娜
霍英東:“白天鵝”飛翔;激蕩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藍獅子;吳曉波
香港警察故事;環球人物(2022年第8期);環球人物雜志社;環球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