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英華蘭DrBing(ID:HiDrBing)
這幾天,一位叫羅彩霞的律師突然沖上了熱搜第一。
年近40的她,通過了司法考試,
如今經過實習期后,成功獲得了職業許可,成功入職福建一家律所。
或許你會很奇怪,一個普通律師而已,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可當看了她的經歷,你會明白——
這是一場橫跨二十年的“人生反擊戰”。
01
一切還要從2004年開始講起,那一年,羅彩霞參加高考。
雖然她出身湖南農村,父母以種地為生,但本人很爭氣——
作為邵東縣一中298班應屆文科畢業生,羅彩霞一直是班里前三名的尖子生,是老師眼中“穩上本科”的尖子生。
然而高考那三天,過度緊張的她意外發揮失常,
最終以 514 分的成績,與湖南省文科本科線 531 分擦肩而過。
面對不理想的分數,羅彩霞本打算報考專科,早點畢業還能幫家里減輕負擔。
可爹媽勸住了她。
這么好的苗子,要是不上本科太可惜了!
就這樣,羅彩霞咬牙決定復讀一年。
但此時沒有人注意到,學校教務處那份“羅彩霞”的學籍檔案里,卻貼著另一個女生“王佳俊”的照片!
這個“王佳俊”是羅彩霞的同班同學,她父親時任邵陽市隆回縣公安局政委王崢嶸。
于是“假羅彩霞”就這么堂而皇之拿著“真羅彩霞”的檔案,走進了貴州師大!(后面就叫她“假霞”)
說到這里確實蹊蹺,既然真霞本身也沒考上貴州師大,那假霞是怎么拿著真霞成績上大學的?
后來聯合調查組一頓深挖才搞清楚,原來假霞是被“定向錄取”的。
當年高校還有定向招生政策,很多高校可以想辦法把錄取線下浮20分,而514的成績正好在定向錄取的范圍之內!
再說回真羅彩霞這邊。
復讀這年她真是拼了,一猛子扎進書里苦讀,
第二次高考成功逆襲,考上了天津師大(比貴州師大好很多的學校)。
那時,羅彩霞對未來的預想是:當一名老師,教書育人、穩定體面。
可2009年,當大學畢業的羅彩霞要辦教師資格證,奇怪的事發生了。
工作人員一查她的信息后一臉莫名其妙:
你不是有教師資格證嗎?
她這邊還沒搞明白情況,蹊蹺的事卻還在接二連三發生——
連她名下的社保卡、銀行卡也辦好了,但都不是自己辦的!
再仔細一看開戶資料上的照片,她大驚失色:
這不是自己的高中同學王佳俊(假霞)嗎??
羅彩霞立刻報警。
可案子還沒開始查,假霞家里就帶著三套“方案”找來了。
要么5萬封口費, 要么幫她安排個銀行工作, 再要么,繼續打官司,讓雙方都身敗名裂。
這一幕太過荒誕,手握權力資源的人,
先用權力偷走一個農村女孩的人生,
再用金錢迫使一個農村女孩去閉嘴。
為了求個公道,羅彩霞選擇將事件曝光。
2010年8月,案子經過《中國青年報》報道后,果然炸鍋了!
貴州省教育廳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
調查人員發現,假霞那年只考了335分,數學19,英語53……
但她那個位高權重的父親,不僅偽造了戶口遷移證,還做了全套《體格檢查表》《考生報名登記表》等13份文件,完成了一場教科書式的身份盜竊!
最終,真霞打假成功——
假霞王佳俊學籍注銷,教師資格證注銷,工作黃了;
王崢嶸也以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被判刑4年,13名涉案人員被處分!
總算是大快人心。
處理完了糟心事,她的人生還要繼續往前走啊。
可能是因為自己受過媒體的幫助,畢業后羅彩霞先后進入成都電視臺、央視財經頻道,深入報道農民工討薪、留守兒童教育等社會議題,為弱勢群體發聲。
2023 年,年近 40 歲的她再次突破自我,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律師,用法律繼續守護正義。
評論區里有人 替她惋惜:
但也有人 夸 她 堅強:
畢竟白白被人盜用五年人生,最終還能靠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勇氣讓生活走回正軌,也是不容易。
02
其實, 羅彩霞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了。
畢竟假霞并沒有耽誤真霞上大學接受教育,還意外成就了她,逼她發奮復讀考上了更好的學校,走上了更硬核的人生。
總以為“冒名頂替上大學”太奇葩,是小概率事件。
但實際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出幾個類似案子,其他人可未必有羅彩霞這么好運。
比如最早的河南新安縣的張虎群案:
1976年,張虎群中專畢業,明明被公社推薦上大學,卻沒拿到通知書。
1981年他無意中聽說有人通過冒名頂替上了大學,才懷疑自己也是被人頂了,開始了漫漫上坊路。
直到2001年,整整20年過去,洛陽農專接到省繼偉駐教育廳的來函進行調查,終于確認張虎群確實是被人頂替了!
但因為年代太過久遠,找不到頂替者,又不能證明學校存在過錯,法院以"證據不足"駁回了起訴。
這年張虎群已經50歲了!
還有最讓人意難平的 山東陳春秀 高考冒名頂替案。
41的幼兒園老師陳春秀, 21年前高考,考了546分,按說可以被 山東理工大學 錄取。
但等來等去都沒等到通知書。
由于家里實在太窮了,選擇認命的陳春秀只好和村子里的人一起出去打工。
可沒學歷的她這些年 只能在食品廠做苦工;在電子廠加工鍍膜鏡片,每天接觸有刺激性的化學藥水;在拉面館做服務員, 拿著微薄的薪水,經常工作到凌晨。
直到結婚后,陳春秀才 重新回到冠縣,在一家 幼兒園 做幼師。
但她實在放不下自己的大學夢,于是 決定 參加成人高考 ,并報考了曲阜師范大學的小學教育專業。
但一報名查了學信網的陳春秀一臉懵逼地發現,自己居然已經從山東理工大學畢業了!
自己啥時候上的大學, 自己咋不知道呢?
輾轉多個部門查問才確定—— 自己當年是被頂替了!
而這個冒名頂替的人據說是當地領導一 親戚, 當年只考了303分 ,比分數線差了200多分!
大學畢業后,頂替的就回到冠縣在煙莊街道辦審計所 做著安穩體面公務員,和陳春秀的生活天壤之別。
雖然后來事情鬧大后,頂替的被停職,但陳春秀被耽擱的16年又應該找誰算呢?
被改變的人生也已經不可能重來。
還有同樣很慘很著名的河南周口王娜娜案。
王娜娜,周口市沈丘縣新安集鎮新西行政村人。
2003年高考后沒收到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以為自己落榜,就外出打工結婚生子。
直到2015年,她才發現自己當年其實考上了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卻被人冒名頂替!
冒名的家里花了5000塊錢買來指標,冒用王娜娜的身份證號、姓名和出生年月等信息,拿著王娜娜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去上了大學!
2006年,冒名的女生大專畢業,結婚生子,還成了縣城的公辦老師。
而王娜娜呢?
那些年不是在過傳單就是在端盤子。。。
除此以外,比較著名的還有2013年河南李帥案:
2017年 湖北王俊亮案:
以及最猛的,2016年 江蘇 千人頂替學籍案:
一樁樁一件件,每個看完都是一聲嘆息。但這些也只是真實情況的冰山一角。
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目前被新聞曝光的同類案件高達200起!
大量冒名頂替的假學生都聚集在二三類本科 ,特別是民辦高校和二級學院。
甚至有媒體報道 ,河南一所高校在徹查時被清退的假學生高達300多人,云南省2009年普通高校學歷電子注冊遺留數據中有1547名學生“查無錄取信息” !
03
所有這一切亂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本質是 對教育資源的爭奪。
作為人口大國,優質教育資源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而曾經的獨生子女政策,更讓每個家庭將全部希望都傾注在子女身上。
在這場殘酷的資源爭奪戰中,無數家庭陷入 “輸不起” 的焦慮,甚至不惜鋌而走險,將教育的神圣性異化為利益博弈的籌碼。
說白了,還是因為我鍋這種一考定終身的制度,無疑加劇了這種焦慮與瘋狂。
高考的單一評價體系,將十年寒窗的努力壓縮成一張試卷、一個分數,迫使無數年輕人將全部人生賭注押注在這場考試上。
這種制度設計的局限性,不僅放大了考試結果的決定性,更讓一些人產生 “畢其功于一役” 的投機心理,為冒名頂替等亂象提供了滋生的溫床。
不過我想說的是,大家也不要太絕望。
畢竟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從估分填報志愿到知分知位填報志愿,從手工投檔到陽光高考網上報名投檔,作惡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與此同時,社會觀念也在發生深刻轉變 —— 學歷貶值的現實、職業教育的崛起、新興行業的蓬勃發展,都在打破 “唯文憑論” 的桎梏。
如今,留學深造、技能培訓、自主創業等多元化路徑,為年輕人開辟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教育回歸 “育人” 本質。
另外,這幾天我查這些新聞,還有一點讓我感觸很深——
這些被冒名頂替的當事人,大部分都和羅彩霞一樣,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人生。
我去搜索他們的后續,一個比一個勵志!
就比如王娜娜,當年她沒上成大學被迫打工,但深知打工不是長久之計,一直在見縫插針地自學。
電腦培訓班、廣告設計班,凡是覺得有用的她都應學盡學,憑著勤奮能吃苦,終于一路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
在得知自己被頂替后,不甘心的她還一把年紀重新備戰高考,最終考上了洛陽理工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成功拿到教師資格證。
這人生已經比在縣城喝茶看報的假冒王娜娜高級太多了。
還有陳春秀也很典型。
她一直都沒放棄過大學夢,2020年秋天,她終于通過成人自考坐在曲阜師范大學的教室里。
雖然只是繼續教育學院,但何嘗不是完成了自己當初的夢想?
所以說,人生被偷了號就只能躺平?
看看這些真學霸的操作咯——當命運給你一記老拳,你還能還它一個掃堂腿。
別人可能會偷走你的錄取通知書和機會入場券,但無論如何都偷不走一個真學霸殺回決賽圈的硬核信念。
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要輕易說放棄。這才哪到哪兒啊?
作者介紹:英華蘭DrBing(ID:HiDrBing),知性逗比德國兒童教育學者,精通英法德三語,游走生活于多個國家和文化,通過對無數孩子和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軌跡的思考,呈現給你一副兒童教育的總體畫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