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原國家副總理吳桂賢因病逝世,享年87歲。她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5月1日的深圳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回顧吳桂賢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1995年,吳桂賢從一家中外合資印染企業董事長的崗位上退休。退休以后,吳桂賢發現,她每月的退休金是按照團級標準發放的。這些錢和她當董事長時候的薪水差了一大截。于是,吳桂賢開始向相關部門進行反映。
那么,吳桂賢后來是按什么標準發放退休金的?
吳桂賢當副總理的時候,領的還是西北國棉一廠76元的工資。1975年5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全體政治局成員。見面后,毛主席與眾人一一握手。當主席和吳桂賢握手時,吳桂賢激動地說:“主席,延安兒女向您老人家問好!”毛主席很詫異地問:“你是延安人?”這時,旁邊的周總理說:“她是河南人。”
吳桂賢為何要代表延安兒女呢?原來,她連續三屆當選中央委員。期間,有陜西的同志就委托吳桂賢:“見了毛主席后,一定要向主席問好。”那時候,陜西號稱“四千萬延安兒女”。據悉,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出席政治局會議。主席在聽到“延安人”后,明顯停頓了一下。
在政治局會議上,吳桂賢保持“少說、多做”的思想。這也是她來到中央工作以后,一直奉行的做事法則。當組織分配給她任務后,她便盡最大的努力去做。
曾經的吳桂賢也打過退堂鼓。那是1974年底,吳桂賢主動找到周總理,提出自己想回西北國棉一廠工作。周總理理解吳桂賢的心情,不過沒同意她回去,而是建議她采取“三三制”的方式工作,三分之一勞動、學習、考察。吳桂賢聽從總理的建議,三年來每年都會回陜西三個月。
吳桂賢喜歡下去考察,與她的低學歷可能也有關系。別人開會都侃侃而談,吳桂賢卻很難到達那種程度。不過,說她沒文化,也不像是網上“惡意抹黑”。吳桂賢自己曾說過,有傳聞說她點人名時,叫別人“李時珍”。
吳桂賢后來回憶說,我雖然文化低,但讀過不少古今中外的史料。像李時珍連小學生都知道的人物,怎會鬧笑話呢?
1976年10月6日晚,吳桂賢接到中辦主任汪東興的電話,要她到玉泉山9號樓開會。一進會議室,吳桂賢就發現少了4張沙發。當時,別人都沒開口,只有吳桂賢提出了此事。過了一會兒,華總理親自宣布:“那4個人永遠不會來了。”
1977年,吳桂賢回到了西北國棉一廠,擔任黨委副書記等職務。吳桂賢這些年在中央工作的時候,家里的大事小情全是她丈夫王振濤在操持。對于這種“女主外、男主內”的干活分配,王振濤沒有絲毫怨言。
1964年,王振濤從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在參加“四清運動”的時候,王振濤憑著貧下中農的好出身,加上很體恤老農,成為了那批大學生的“模范”。
“模范”事跡需要報道,組織派了《陜西日報》的工業部孫主任來現場采訪撰稿。交談中,孫主任覺得王振濤人不錯,便把他介紹給了好友吳桂賢。兩人初次見面時,吳桂賢害羞地沒敢抬眼看王振濤。
這次見面后,按著戰爭年代的規章,早就結婚了。但吳桂賢和王振濤結婚的時間,整整推遲了6年。當時,小年輕們都喜歡壓馬路,看電影,可兩人卻沒有在一起做過任何一件浪漫的事。
王振濤是一名軍人,每周有一天休息時間。他總是從西安趕赴咸陽看吳桂賢。因為兩地相隔較遠,交通不發達,總是匆匆見面還沒怎么說話就離開。王振濤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吳桂賢洗衣服。
當王振濤和吳桂賢結婚時,吳桂賢已經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了,根本騰不出一點時間辦理結婚手續。最后是王振濤拿了一個吳桂賢寫得同意結婚的條子,獨自去開得結婚證。也是這個原因,兩人沒有結婚照。
對于吳桂賢的工作,王振濤全身心地支持。為了不讓吳桂賢操心,他和岳母擔起了養孩的重任。
1981年,吳桂賢接到通知,上級要按省轄市副職給她安排工作。但是,吳桂賢對西北國棉一廠情有獨鐘,只愿意到廠里上班。最后,省委安排她擔任廠黨委副書記(副處級),歸省管干部。次年,吳桂賢憑著出色的工作能力,再次獲得勞模稱號。
1988年,吳桂賢受邀來到了深圳,1995年退休。吳桂賢得知自己只有團級標準退休金后,決定向上反映。終于,從2004年4月起,吳桂賢開始享受正廳級退休金待遇。
退休后的吳桂賢,大力投身公益和慈善事業。對于自己做出的貢獻,吳桂賢說:“我只是一個牽線人,愛心人士才是和諧社會的中流砥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