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劍天涯
今天海軍節。
赤劍看到朋友圈很多軍迷去看艦了。
人民海軍不知不覺的走過了76周年。
我們從0航母,變成了3.1航母,2艘滑躍的,一艘平板?電彈的,還有一艘同樣是電彈的,但目前只走到了0.1這樣的進度條。
大家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么?
我們第一次擁有常規平板的電彈航母,上面的官兵從那兒來?
我們未來會第一次搞核動力電彈超級航母,上面的艦員又從那兒來?
這里面的門道16.17艦功不可沒。
1艘艦好幾波艦員在輪流操作,不僅僅依托航母的保障船,還依托了其他的有利條件。
18艦的艦員,在16,17艦有成熟成功的操艦經驗。
他們還是優中選優的精英,所以即使我們第一次運作85000噸的常電彈航母,仍然顯得游刃有余。
16.17艦是一艦好幾波艦員在實訓操作,18艦也是這樣的情況。
于是18艦后續的19艦及我們未來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20艦的艦員其實就來自于前面的16.17.18艦。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部分軍迷在海四代的判斷失誤。
或者說由于對沈飛報有很深的惡意,導致他們對海四代的判斷出現了重大失誤。
他們出現這些失誤以后,并沒有反思自己為何判斷出錯,而是繼承了對沈飛有惡意,就全盤否定沈飛產品,沈飛設計理念及秉承這些理念的總師或院士。
所以也許他們早期是看殲8不行,再一些大V的鼓動下,恨鐵不成鋼的把怨念架在了沈飛頭上。
他們很多人連飛機單發雙發都不分清,什么氣動布局有什么優劣勢也整不明白的時候,把一些大V編造的神論和謠言當“圣旨”,毫無根據,未經思考的,盲從式對沈飛,對軍工單位,軍工產品及院士進行了攻擊和抹黑。
在我們搞出18艦以后,不知是不是以前“黑沈”套路的重演,他們一度把18艦如何如何不行,設計如何如何失誤當成了新的攻擊突破口。
赤劍以前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別看,他們現在攻擊18艦,火力全開,讓普通軍迷覺得好像很專業,很客觀…起到了他們所謂的輿論監督作用……但如果海四代不是他們搞不明白的沈飛產品,而是成飛產品,赤劍敢打賭,他們會同樣在18號曝光的當口,換了個嘴角,各種吹18艦設計如何如何好,怎么和他們所謂的艦20改更搭等等……”。
所以一個事真實情況如何,他們會持所謂得贊美態度還是所謂以批評行使輿論監督的權利,全看他們之前下的判斷準不準,他們之前所持的立場是什么。
老態龍鐘的理念和設計,他們不是沒有過溢美之詞,比如美國的航母和艦載機,他們就從來不乏羨慕美軍某某武器如何如何,某某制度如何如何又如何的羨慕之詞。
只是可憐了我們海軍的18艦和18艦搭載的殲15和殲35,白白讓這些人攻擊,抹黑了好多年。
還記得去年赤劍發過一張飛鯊和(山東)“大蔥”的圖么?
其實當時的情況已經明了了。
導致上次的事的原因,其實赤劍聊過。
看過某篇被投訴刪除文章的朋友,應該有印象。
即我們還要和使用航母及航母艦載機多年的國家學習些什么經驗和心得那個論斷。
其實從今年這次的事來看,赤劍也認為其實事故背后的原因是一樣的,畢竟我們海軍正經歷這樣一個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強大的過程。
這中間需要一批又一批的海軍人,軍工人,貢獻出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才智,才能讓我們年輕的人民海軍,年輕的航母及航母艦載機隊伍趕上外軍已經發展了百年時間的航母及航母艦載機的發展步伐。
所以,在海軍70-80周歲的時候,我們呈大部追趕,部分追平的態勢,到海軍90-100年的時候,應該就是大部分追平,部分遙遙領先的態勢了。
所以,海軍加油。
海軍生日快樂。
人民海軍更美好的日子在未來。
軍迷更歡心喜悅的日子同樣也在未來。
更先進的航母,更先進的艦載機,更先進的核潛艇,世界領先的巡洋艦,驅逐艦,水上,水下無人編隊,他們都在不遠的未來。(本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