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位于川渝腹心,是重慶主城都市區的“橋頭堡”城市,有著 “西部菜都” 、“中國檸檬之都”等美譽,從這些稱謂可以看出,它的農業發展令人矚目。這里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年產量超過200萬噸 ,憑借其優質的農業資源和不斷的技術創新,是重慶名副其實的菜籃子,為市民的餐桌提供了豐富多樣、新鮮優質的蔬菜,也為當地農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潼南為了更好的發展農業,積極探索共享經濟模式,在農業領域創新推出了 “我在潼南有塊地、有塊田、有棵樹、有頭豬、有壇酒” 的 “五有” 共享經濟項目。這種模式不僅盤活了農村的閑置資源,還為城市居民提供了體驗田園生活的機會。人們可以認領一塊地,親自種植自己喜歡的蔬菜;或是擁有一塊田,收獲滿滿的稻谷;也可以認養一棵樹、一頭豬,甚至有一壇酒,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能品嘗到綠色、健康、有機的農產品,真正實現了城鄉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推動了鄉村振興和農文旅的融合發展。
經過幾年的探索,不斷的迭代,獲得到了極好的反響,今天渝帆回到潼南,有幸在太安的罐壩遇到了一場主題為“我在潼南 共享田園” 集中認領儀式的活動,盡管天空下著大雨,但活動依然搞得有聲有色,各大企事業單位、商會組織積極響應,紛紛認領,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共熟經濟的魅力與創新的活力。
在活動結束后,大家又一同冒雨參觀了潼南的共享菜園。只見菜園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各種蔬菜長勢喜人。這些共享菜園被劃分成一個個小塊,每一塊都代表著城市居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這里,人們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親手種植、澆水、施肥,體驗農耕的樂趣,享受收獲的喜悅,真正實現了一把青菜、一場鄉愁、一段愜意。
渝帆以為,潼南“五有” 共享經濟的意義在于,它不僅是一種經濟模式的創新,更是對傳統農業的一次全新升級和變革。通過共享經濟,潼南將農村的閑置資源變成了 “財富密碼”,讓農民增加了收入,同時也滿足了城市居民對綠色生活、健康食品和田園體驗的需求,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推動了農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個多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此次 “我在潼南 共享田園” 集中認領儀式活動,讓我感受到了潼南在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不懈努力。潼南以其獨特的 “西部菜都” 優勢和創新的 “五有” 共享經濟模式,為城市居民打造了一個共享田園的夢想空間,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成功模式,其實也是農旅融合的重要路徑,城市的人可以通過租用的田地,周末當兩天農夫,既鍛煉了身體,又能體會粒粒皆辛苦不的易,尤其對小朋友會起到極好的教育意義。
當城市的霓虹遇見田間的螢火,當手機訂單連接鋤頭與鍵盤,潼南用共享經濟證明: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塊田地,種菜種花種春風。這里沒有城鄉邊界,只有雙向奔赴的美好生活。正如同行的一位朋友所言“在潼南認領的不止是土地,更是中國人骨子里的田園牧歌”。共享一片田園,種下的是希望,收獲的是未來,喜歡的朋友,可以來潼南認領一塊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