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和《野獸日報》網站28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接受了《大西洋月刊》記者的采訪。而該雜志的記者聲稱,他們之所以能夠爭取到采訪機會,是因為特朗普曾經在半夜“錯誤撥打”電話打給他們。
當地時間4月28日早上,在接受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的“早安喬”節目采訪時,《大西洋月刊》記者阿什利·帕克被問及該雜志刊發的基于上周采訪特朗普內容的一篇封面報道。帕克表示,他們曾經與特朗普有過兩次電話交談,“實際上其中有一次是總統在凌晨1點28分‘錯誤撥打’的電話”。
據稱,第一次電話交談發生在3月底,當時是《大西洋月刊》記者撥打了特朗普的電話。盡管不知道是誰打來的,特朗普還是接聽了電話。幾周后,記者突然接到了特朗普“錯誤撥打”的電話。該雜志的記者最終被允許在4月24日面對面采訪特朗普。不過,他們拒絕透露最初是如何得知美國總統的電話號碼的。
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封面報道為對特朗普的采訪
此前在3月24日,《大西洋月刊》總編輯杰弗里·戈德伯格爆料稱,他自己被意外拉入美國政府高層的一個通訊應用Signal聊天群,其成員包括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和副總統萬斯在內的美國高級官員。戈德伯格驚訝地發現,這些高官在群聊中討論美軍襲擊也門的軍事計劃。而《紐約時報》4月20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稱,赫格塞思曾創建另一個包括其妻子、兄弟等人在內的聊天群,并分享了襲擊也門的相關細節,內容與“群聊門”泄露的信息基本一致。
帕克在4月28日稱,24日的面對面采訪開始后不久,特朗普就向她以及《大西洋月刊》記者邁克爾·謝勒和總編輯戈德伯格保證,已經與丑聞纏身的赫格塞思進行過“積極”的交談。特朗普還說,他相信這位國防部長將會“振作起來”。
報道指出,特朗普與《大西洋月刊》的關系一直很緊張。在戈德伯格爆料赫格塞思“群聊門”泄密事件后,特朗普稱戈德伯格是“徹頭徹尾的卑鄙小人”,并聲稱“《大西洋月刊》是一本失敗的雜志”。不過,當地時間4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帖上宣布,他會與戈德伯格面對面交談。盡管特朗普公開指責戈德伯格從事虛假報道,然而《大西洋月刊》的記者稱,特朗普在采訪中承認赫格塞思“群聊門”泄密事件屬實。
延伸閱讀
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將滿100天。
在美國政治文化中,總統執政百日是一個重要節點,被視為衡量其表現的“試金石”。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1933年羅斯福的總統任期。
羅斯福的“百日新政”為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打下了基礎,夸口會為美國帶來“前所未有繁榮”的特朗普又交出了什么樣的成績單?
“混亂”“動蕩”,是美國媒體普遍為過去這三個多月打上的標簽。
對內,特朗普大幅裁撤聯邦政府雇員、關停政府機構,大力打擊非法移民。對外,他發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關稅戰,還肆無忌憚地對他國領土發出吞并威脅。
在美媒看來,特朗普本屆任期的“破壞力”已經超越了其第一任期,在100天內就把美國推向了經濟危機的邊緣。而特朗普政府對司法部門的藐視,也讓法律專家警告,美國正接近一場“憲法危機”。
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對觀察者網表示,特朗普在這100天里的執政表現,已經為他剩余的任期定下基調,未來四年,美國的內政外交依然會延續目前的混亂局面,將美國的信譽揮霍殆盡。
動蕩百日
截至當地時間4月24日,特朗普在本屆任期內已簽署了139項行政命令,創美國總統同期歷史新高,也逼近拜登四年任期簽署的所有行政命令數量(162項)。
特朗普在本屆任期內已簽署了139項行政命令(外媒報道配圖)
在內政方面,特朗普把目標鎖定在政府部門改革、管控移民、廢除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等領域。
他在上任首日即簽署行政命令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由億萬富翁馬斯克牽頭,對聯邦機構進行大規模改革;數萬億美元的對外援助被凍結,超過十萬名聯邦雇員被解雇或接受買斷協議。削減開支的“大刀”還揮向了美國公共服務和科研機構。
在移民問題上,特朗普開啟“史上最大規模驅逐行動”,調動從美國國稅局到郵政局等各個政府機構搜查涉嫌非法入境者。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統計,截至4月25日,特朗普政府推行的政策在美國已面臨近200起法律訴訟。
然而,面對試圖限制其行政命令的美國司法系統,特朗普及其政府成員多次公開指責,甚至呼吁彈劾叫停其驅逐移民行動的法官,導致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罕見地公開譴責總統。
ABC援引法庭文件稱,在很多情況下,法院針對特朗普政府政策頒布的臨時限制令,并沒有得到其遵守。憲法專家警告稱,這些明顯藐視法庭的行為損害了美國司法部門,讓美國“危險地接近一場憲法危機”。
在外交領域,特朗普延續了他第一個任期的“退群”行動,把拜登時期重新加入的《巴黎協定》、世衛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又退了個遍。在貿易層面,更大幅升級其保護主義政策。
特朗普自認為憑借高關稅可以重振美國制造業、提振美國經濟,但貿易戰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不得不忍受更高的成本,全球投資者也因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而對美國失去信心。這都加劇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現在,如果你是一家正在制定計劃的企業,你會愿意在這種條件下投資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上周在投資銀行高盛的一檔播客節目中問道。
對他國的霸凌不止體現在貿易政策上。自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特朗普多次威脅要武力奪取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還要吞并加拿大,引發相關國家強烈不滿。
眼下,烏克蘭和加沙的戰火仍在繼續。特朗普在上任前承諾會很快解決這些問題,多次吹噓可以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但如今,沖突不但沒有解決,特朗普在烏克蘭問題上還徹底激怒了北約盟友。
哈佛大學歷史學者尼爾·弗格森日前撰文指出:“重返白宮不到100天,(特朗普)就用他游戲中的鐵錘敲打國際安全秩序,摧毀美國在北約和其他盟友心中的信譽,還有國際自由貿易體系。”
曾任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高級顧問的道格·索斯尼克表示,未能妥善規劃和執行政策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顯著特征,其移民和關稅舉措的混亂,以及“政府效率部”的成立都體現了這一點。這種混亂的治理風格所造成的不確定性讓企業無法做出投資決策。
“他(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頭100天是美國歷史上最動蕩的時期。”《時代》雜志如此描述道。
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強登格陵蘭島,視察美軍基地(CNN視頻截圖)
“特朗普不調頭,但其他國家會”
《華盛頓郵報》指出,特朗普上任頭100天帶來的戲劇性轉變遠遠超出了過去每四年或每八年上演的變化,也比他上一個任期所帶來的變化要大。“他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經濟的運行方式、全球外交的開展方式以及移民政策的執行方式。”
“現在的特朗普比八年前激進得多。”在特朗普上一個任期內擔任美國伊朗和委內瑞拉問題特使的埃利奧特·艾布拉姆斯對路透社說。
呂祥對觀察者網表示,對于再次執的政特朗普來說,他不像第一次執政時那樣“舉目無親”,他利用不在位的四年時間網羅了一批忠誠于他的政客。
“撇開能力不說,這批人在忠誠這一點上是沒有疑問的。在美國的重大政策上,他們都以特朗普說的為準,看不到他們各司其職,這也從側面導致了特朗普行為不確定性的增加。”呂祥說。
西方多名現任和前任外交官對路透社指出,一些已經造成的損害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特朗普軟化其做法,局勢并非無法挽回。不過,他們認為特朗普不太可能做出重大轉變。而為了應對特朗普反復無常的決策,很多國家預計將在與美國的關系上做出持久改變。
例如,美國的一些歐洲盟友正在尋求增強自身國防工業,以減少對美國武器的依賴;北方鄰國加拿大希望加強與歐洲的經濟和安全聯系。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日本和韓國也受到了特朗普政策的沖擊。
路透社指出,越來越多的人猜測,與美國關系的惡化可能促使其合作伙伴至少在經濟上向中國靠攏。
眼下,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利用關稅談判逼迫其他經濟體一同圍堵中國。在呂祥看來,不能排除一些小型經濟體在美國的威脅下就范,“但要說絕大部分經濟體跟隨美國,這個可能性為零。只要中國立在這兒,其他經濟體就會有信心。”
呂祥表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宣稱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烏克蘭問題和貿易問題,現在看來,沒有一個問題是解決的,而且他慣用的恐嚇伎倆,似乎也都沒有發揮效力。
他進一步指出,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無底洞式外交”,各國都很清楚,無論達成交易與否,結果都是一樣的壞。
“大家現在對美國的心態是:我答應你的條件又能怎么樣?所以我不求你了,看你還能壞到哪一步。”呂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一直標榜的“交易的藝術”(art of the deal),最后大概率也會變成“談不成的藝術”(art of no deal)。
“美國信譽將揮霍殆盡”
在美國國內,極端的貿易政策,以及大規模解雇聯邦雇員和驅逐無證移民工人都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據彭博社報道,截至4月28日,標普500指數自特朗普就職以來已下跌約8%,創下1974年以來總統執政百日的最差表現。
“這是一種極端的、教科書式的、純粹的系統性風險。這種波動和我們過去所經歷的完全不同,它像野火一樣不分青紅皂白地蔓延到所有行業和資產類別,并不斷受到隨機言論和不斷變化的政策的推動。”金融服務公司Siebert首席投資官馬克·馬雷克說。
“我們還沒有走出動蕩,而且我認為短期內我們也無法走出動蕩。”資產管理公司財富聯盟(Wealth Alliance)總裁迪頓說,并補充道,“特朗普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在短短100天內就將美國經濟推向危機邊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4月28日的報道中寫道。
CNN與民調機構SSRS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1%,為70年來所有總統上任百日內支持率最低的一次。他在經濟方面的支持率為39%,同樣創下新低。
當地時間4月5日,全美多個城市數十萬人涌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社交媒體視頻截圖)
其他的民調也普遍反映了民眾對特朗普及其政府的不滿。
美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和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4月27日發布的聯合民調顯示,特朗普的百日支持率為39%,是80年來所有美國總統中最低的;有72%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紐約時報》和錫耶納學院25日發布的聯合民調顯示,多數美國受訪者對特朗普執政表現給予負面評價,66%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政府目前呈現“混亂”狀態。
英國《經濟學人》和市場調查機構YouGov Poll在4月中旬發布的民調顯示,53%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美國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5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處在“失控”狀態。
即便是保守派媒體福克斯新聞,其最新民調同樣顯示,美國民眾對特朗普工作表現的總體認可度(44%)并不樂觀,低于其前任拜登(54%)、奧巴馬(62%)、小布什(63%),也低于特朗普第一個任期(45%)。
索斯尼克認為,特朗普的支持率可能很快會跌倒更低水平,因為美國總統通常會在選舉后和美國民眾經歷一段“蜜月期”,在此期間他的支持率往往會被夸大,而準確的支持率會在他執政第一年的9月初顯現出來,到那時公眾已經有時間消化政府新議程帶來的影響。
盡管支持率已跌至歷史低位,但《華盛頓郵報》注意到,白宮內部并未“氣餒”,且普遍認為特朗普“已經為影響深遠的巨大變革奠定了基礎”。
報道稱,盡管美國國內各政治派別都對經濟動蕩表示擔憂,但特朗普政府官員預計,目前的行政措施將繼續保持。
“我相信,今年我們將迎來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出境。”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說。另一名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接下來的100天將聚焦“貿易協議與和平協議”。
“我認為,沒有什么比貿易協議和實施這些關稅更能讓總統下定決心的了。”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說。
在呂祥看來,特朗普2.0時代頭100天的執政表現,已經為他剩余的任期定調了,未來四年,美國的內政外交依然會延續目前的混亂局面。
“這將是把美國的信譽揮霍殆盡的四年。”呂祥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