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7日,臨潼區秦保局組織區林業工作站開展“以蟲治蟲”生物防治專項行動,通過釋放8萬頭花絨寄甲成蟲,科學治理天牛危害,促進林木健康生長,保護森林資源。
作為主要蛀干害蟲,天牛幼蟲通過蛀食樹干導致樹木衰弱甚至死亡,嚴重影響森林生態安全。相較傳統化學防治易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此次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在臨藍路秦陵—小金段、代新路及渭河堤頂路綠化帶,工作人員釋放了天牛的天敵—花絨寄甲成蟲,這些昆蟲能寄生在天牛幼蟲體內,通過取食其體液和組織致使天牛死亡,可有效抑制其種群數量,實現綠色可持續防控。
“‘以蟲治蟲’不僅環保,還能長期控制蟲害,在減少農藥使用的同時,保護綠化造林成果。”臨潼區秦保局林業防治技術人員介紹,本次行動主要針對“五路”綠化中的柳樹、法桐、白蠟、楊樹等易受蛀干害蟲天牛危害的樹種,確保防治效果最大化。
近年來,臨潼區秦保局堅持生態優先理念,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顯著提升了森林自愈能力。臨潼區秦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組織林業技術人員持續監測蟲情動態,有效構建天牛生物防治體系,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實現蛀干害蟲的可持續性和無公害治理,進一步遏制林業病蟲害傳播蔓延,鞏固造林綠化成果,確保全區林業資源生態安全。(記 者:蔣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