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趙明 通訊員 黃連香
雨湖路派出所毫無疑問是湘潭城區的中心所,這個管轄面積2.13平方公里的“小所”,曾是湘潭城區接警量最大的派出所。近年隨著警務插上科技的翅膀,派出所業務側重“主防”,雨湖路派出所也開啟了警務模式“新版本”。日前,湘潭日報記者跟隨湘潭市公安局“帶著微博下基層”采訪組一起走訪雨湖路派出所,發現成績斐然背后,是不變的堅持——“中心所”心中始終裝著人民。
雨湖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彭麗平(右)正了解社情民意。
“最強大腦”里裝著平安使命
4月25日,央視推出《平安中國2025》大型融媒體行動,以近8小時新媒體直播和電視專題片全方位、立體化來呈現平安湘潭建設的成果和經驗。其中,智慧警務在基層派出所落地生根的篇章介紹中, 雨湖路派出所的“最強大腦”憑實力在節目中火爆出圈。
“十年前,我在雨湖路派出所當辦案民警,那時候感覺每天有辦不完的案子、做不完的事。”智慧警務升級帶來的轉變,所長鄺賽很有發言權,他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從以前的“汗水警務”模式,到現在的“智慧警務”模式,絕不只是多了一塊智慧屏這么簡單,鄺賽把我們帶進所里的綜合指揮室,這里堪稱轄區治安的“最強大腦”——110指揮中心下達的警情分配到所后,由值班長簽收再根據警情具體情況下發行動指令,同時“社區警務隊”“案件辦理隊”也在指揮調度中實現數據共享,有了更廣泛的數據支撐,可綜合研判出“最優解”。
3月9日晚發生在某酒店的空調外機被盜案,就是一起智慧警務發揮作用的典型案例。當晚9時,雨湖路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轉警,民警依據指令到達現場開始現場勘查,同時派出所迅速組建警務協同作戰群,將各部門值班人員納入其中。辦案組民警文帆介紹,在確定作案車輛時,曾有一臺疑似車輛出現,民警將協助需求發至作戰群后,由綜合指揮室統一調度安排各方力量加強甄別,排除了相似車輛的嫌疑,為快速破案爭取了時間。最終案發后48小時內案件告破,被盜酒店業主特地送來錦旗致謝。
近年來,雨湖路派出所依托綜合指揮室,整合大數據、4G執法記錄儀、無人機等科技手段,以強大的數據支撐一線警力,構建“全維可控、全程在線”的指揮調度體系,實現接處警的“秒級響應”,“專業+機制+大數據”模式有效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在科技賦能加持下,2024年,該所破案率同比上升12.3%。
“雨湖樣板”里裝著安全防線
近年,治安防控重心轉移,傳統型案件減少,更多警力下沉,他們更多的精力是直面群眾的“家長里短”,調解各類矛盾糾紛。雨湖路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和完善矛盾糾紛多重預警機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矛盾糾紛應急處置機制,“軟”“硬”并舉,探索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新路子、新模式。
去年3月的一起調解案例,讓駐所調解員鄭水蘭感慨良久。因為在某醫院門口的停車糾紛,事主王女士和醫院保安老張鬧得不可開交,連帶醫院方、街道也被牽扯其中。鄭水蘭沒有簡單調解了事,而是從雙方當事人的難處著想。磨了半個月“嘴皮子”,雙方總算達成和解,可鄭水蘭的工作遠沒結束。她又跑多個相關部門,為生活困難的王女士爭取了一次性救助金和低保金升檔。這樣的調解故事,在雨湖路派出所還有很多,從鄭水蘭密密麻麻的工作筆記本里就能窺見一二。
湘潭市中心醫院是我市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雨湖路派出所認真落實“主防”要求,升級了駐院警務室,開展治安防范、糾紛化解、求助響應等工作,開出了警醫聯動“新藥方”。2024年7月開始,民警郭湘容長期駐點中心醫院,她牽頭的警務室作為掌握醫患矛盾的最前沿陣地,不僅能提前掌握醫患矛盾,積極化解醫患糾紛,還能配合處置醫患事端。當然,警務室還協助醫院處理群眾求助及相關案件處理。3月,有護士反映曾在住院樓電梯中遭遇“咸豬手”,警務室嚴陣以待,郭湘容將情況反饋給所里綜合指揮室,蹲守半個月后,終于將涉嫌猥褻的男子抓獲,解了醫護和家屬的心頭大患。
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雨湖路創新“1+3+N”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醫院保安等社會力量,推動矛盾糾紛由“被動化解”向“主動預防”轉變,打造了“雨湖樣板”。2024年,雨湖路派出所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32起,化解成功率達98.9%。
“楓橋圖景”里裝著魚水情深
近年,雨湖路派出所依托各個社區警務室,建立“連心警務會客廳”,安排社區民警、社區工作人員、退休干部、治安積極分子負責接待,及時回應群眾訴求,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而社區警務隊也逐漸鑄造成主防的“堡壘”。
2022年3月,社區的王娭毑找到社區民警彭麗平求助,她的兩個兒子因為父親遺產分配不均、母親贍養問題鬧得很不愉快,差點動手,“家事你能管嗎?”老人不自信。“管,這事我來管!”彭麗平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多次聯系社區工作人員給兄弟倆勸和,還幫他們把家里的賬和債都算得明明白白,最終兄弟倆重歸于好。
派出所“主防”、新時代“楓橋經驗”都是宏大課題,而落在最基層的派出所,既要致廣大又要盡精微,所有工作落在和群眾打交道的一言一行中。“一枝一葉總關情”理念,此刻在雨湖路派出所為群眾織就的平安網上有了具象體現。“平安的意義,對我們是數據,對群眾而言,就是那盞深夜迎接回家的燈。而派出所要做的,就是確保那盞暖燈常亮。”鄺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