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摸爬滾打了幾年后,保時捷漸漸回過味來,跑車基因才是其強大的內核,要想發展電動車,先得守住燃油車基本盤才行。于是,航向開始調整:不再一刀切轉型電車,面對不同市場,保時捷將同時推出純電、燃油以及混合動力三種驅動力車型。畢竟,身為豪華品牌,保時捷深知,Apple Watch再熱鬧,也賣不過勞力士。
|劉冬雪
|李歡歡
運營|步鳥
新能源時代,汽車逐漸趨向電子消費品,技術飛速迭代,產品更新換代也快。傳統造車玩家們普遍受到了新勢力的沖擊。面對這一切,保時捷也沒有慌,畢竟,Apple Watch永遠賣不過勞力士。
2025上海車展,保時捷用18臺展車搭建了一座“汽車博物館”,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車型悉數到場,形成史上最大展車規模。誕生于1963年的初代911、1998年勒芒冠軍911 GT1等9臺經典車型與全球首發的Heritage Design車系第三款車型——911 Spirit 70、新款911 GT3、純電Macan等新車同臺相望,詮釋了保時捷“未來源于傳承”的品牌哲學。
▲2025上海車展,保時捷展臺。圖 / 保時捷官方
保時捷在用“All in”的姿態,告訴所有人,對未來保時捷充滿了信心。
即將落戶上海的亞洲首家保時捷快閃店,設計理念正是復用了其在上海車展展臺采用的時空折疊概念。用戶戴上MR眼鏡,便可親眼“目睹”保時捷917K在勒芒賽道上的風馳電掣,夾雜著通過微膠囊技術釋放的汽油與橡膠等混合的豐富氣味,這種歷史與現在交錯的體驗設計,將傳遞出保時捷一以貫之的基因——源于賽道。
“生于賽道,馳于公路”是保時捷的靈魂,也是其應對汽車行業結構調整、國際形勢巨變等不確定因素的核心策略。
新能源車瘋狂內卷。保時捷卻決定,對于電動化轉型不再激進地“一刀切”。而是根據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提供純電、內燃機與混合動力三種驅動力車型。
聚焦到中國市場,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研發的施德納(Michael Steiner)認為,保時捷的核心產品是跑車,這一點可與中國車企形成差異化競爭。因此,未來,保時捷賴以生存的核心車型911,將擴充更多內燃機車型,比如新款911旗艦車型;保時捷還將發布一款911限量版車型,復刻上世紀70年代911的經典風格;此外,保時捷還將推出一款全新911衍生車型,將跑車標準提升到更高水平。
但與此同時,保時捷也承認,應對中國市場的挑戰,保時捷必須加快智能化步伐。
為此,保時捷在中國設立的研發中心上海辦公新址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投入運營。該研發中心整合了保時捷研發中國分支、保時捷數字科技中國及保時捷工程中國,并新增了本土采購與質量保障職能,構建了本土研發、本土采購、本土質量控制的完整研發鏈路體系。此外,該研發中心在北京也會設置分支機構,進一步支持本地化研發戰略。
▲2025上海車展,保時捷中國研發中心正式成立。圖 / 保時捷官方
保時捷中國研發中心的核心任務就是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軟硬一體”信息娛樂系統及駕駛輔助解決方案。其首個為中國市場定制的信息娛樂解決方案,預計于明年正式搭載于保時捷車型。
同時,保時捷也在嘗試與中國本土供應商加強合作。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車輛信息技術的夏恪涵透露,保時捷已經在和中國合作伙伴著手研發一些新項目了,希望大家拭目以待。
上海車展期間,施德納、夏恪涵與每人Auto等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回答了保時捷如何應對挑戰以及未來的產品戰略等問題。以下為溝通會問答節選(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有刪改)。
堅守跑車基因
問:現在中國市場有一個觀點,“無智能不豪華”。保時捷是否認為,在跑車領域,智能輔助駕駛也是影響中國客戶選擇保時捷,特別是保時捷跑車的一個重要因素?應對這樣的問題,保時捷未來將怎么做?
夏恪涵:車輛的智能化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大家現在都生活在數智化的時代,日常會接觸各類消費電子產品,他們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的座駕,即使是一臺跑車,也應該擁有智能的、數字化基本功能。
座艙內的信息娛樂系統,是智能化非常直觀的體現。通過這個系統可以直接和車機對話,可以進行互動、交互,可以看導航,也可以享受一些娛樂功能,信息娛樂系統和整車整體的生態也是相融合的。當然,智能化遠不止于此。
在輔助駕駛領域,我們同樣需要探索如何通過智能技術為駕駛者創造價值——關鍵在于智能化輔助駕駛能達到何種程度。對保時捷來說,我們一方面要堅守保時捷的跑車基因、品牌傳承,另一方面要積極擁抱數智化。但是我們要強調數智化不單是體現在某一個領域、參數或是某一個具體配置,而是體現在多個功能領域,整車整體的操控和使用,以及駕駛體驗上。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車輛信息技術的夏恪涵。圖 / 保時捷官方
問:是否可以理解為,保時捷對操控還是比較堅持更多的機械化,少一些數智化,把更多的路感傳遞給駕駛者?
施德納:保時捷品牌的核心是跑車,有著深厚的賽車底蘊。我們售出的每一輛保時捷車都體現了這一理念。除了剛剛講到信息娛樂系統、輔助駕駛,我們還在尋找通過這些智能技術提升性能和可靠性的方法。但基礎始終是機械,真正調校良好的汽車,機械感會更強,然后我們在其上增加了支持駕駛員的系統,即使是賽車手也能借助這些系統獲得更好的性能。
例如,我們高度靈活的底盤系統,可以控制汽車的每個角度、行駛高度等。可能會增加一些重量,但通過精細化和軟件調校,即使是賽車手也能借助這種底盤系統在賽道上更快地完成圈速。我們還在研究更好的摩擦預測、更佳的扭矩分配等。基礎是超級精細化的跑車底盤,在此基礎上,通過軟件和智能系統,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性能。我們永遠不會放棄的,是讓駕駛者獲得真實的反饋,包括剎車反饋、方向盤反饋,以及車輛的整體反饋。只有當你從汽車那里獲得真正精確和可預測的反饋時,你才能在賽道上取得最后的秒數優勢。如果試圖讓汽車過多地與路面脫節,你就會失去可預測性,失去控制,最終失去速度。我們不希望保時捷的駕駛體驗是一種很人工感的體驗,而是真正純粹且有趣的駕駛體驗。但再次強調,憑借當今的技術,我們可以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增加智能系統。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研發的施德納。圖 / 保時捷官方
問:保時捷相信無人駕駛時代的到來嗎?你們有為此做怎樣的準備?
夏恪涵:我們相信全自動駕駛的時代,總有一天會到來。現在市場上也有很多優秀企業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比如說中國的小馬智行(Pony AI)和美國的Waymo,在全自動駕駛方面已經做得很好。我們相信全自動駕駛會實現,且這對于全人類社會來說都是積極的發展。在此之前仍然有很長的過渡期,這期間輔助駕駛依然會存在,甚至依然會有很多人愿意親自駕駛、自己感受與汽車和路面的交互。通往全自動駕駛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迭代和技術積累,這也是保時捷目前正在做的。
保時捷成功的關鍵秘訣在于,我們不僅在造車,更是為車主實現夢想——保時捷是夢想驅動的品牌。由此來看,如果始終成為消費者的夢想之車,保時捷一定會有溢價空間的,不管是純電車型還是其他車型,如果可以始終保持機械的操縱感和駕駛樂趣,同時伴有輔助駕駛和先進的信息娛樂系統,整體像交響曲一樣和諧運作,我們相信這樣的產品會被消費者認可,也可以維持在豪華和超豪華的細分賽道。
不管市場怎么變,永遠能夠找到增長點,就是保時捷團隊所有工程師和管理者致力于去做的事。保時捷已有應對策略和戰略思路去迎接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過去幾年大家看到很多市場波動和變化,包括地緣政治方面的變化,但保時捷以深厚的戰略韌性以及靈活的策略調整,展現出了強大的應對能力。所以我們對未來依然充滿了信心,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保時捷在未來依然是一個非凡的、了不起的品牌。
永遠不會成為快消電子產品
問:我們看全球市場,歐美的電動車銷量最近兩年在下滑,在中國50萬以上的高端純電動車是賣不動的。這是否會影響保時捷的(電動化)態度,以及在研發領域的資源分配?
施德納:我們注意到,在歐洲和美國,從內燃機汽車向純電動汽車的轉型有所放緩,而在中國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至少沒有如此明顯的趨勢。背后原因有很多。其一,歐洲和美國減少了對電動汽車的激勵政策,造成短期銷量承壓;其二,在歐洲和美國,消費者使用電動汽車的用電成本與汽油成本幾乎持平,電車并沒有顯著優勢。而在中國情況則大相徑庭,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明顯低于傳統燃油汽車。盡管如此,我們相信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在中國、歐洲還是美國,電動汽車都將獲得發展。
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對我們的產品戰略產生了影響,我們動態地調整資源和資金,確保我們的內燃機車型以及混合動力車型持續更新,在世界各個市場中保持新鮮活力并緊跟時代步伐。當然,我們仍然在積極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并且在關鍵市場、領域加速研發的速度。總體而言,我們保持三管齊下的驅動策略,在不同的驅動形式中都有所投入。
▲2025上海車展,911 Spirit 70全球首秀。圖 / 保時捷官方
問:在中國越來越多人把電動車當成消費電子產品,這存在一個問題,電子產品很難賣出高溢價,就像是Apple Watch始終賣不過勞力士一樣。保時捷怎么看待這樣的現象?
施德納:首先保時捷的所有車型都是獨樹一幟的,我們標志性跑車的價值來自于品牌的歷史傳承,設計語言,還有巔峰性能,這些是我們定義保時捷最核心的要素。在此之上我們當然可以運用先進的電子科技、數字化技術來讓保時捷有更現代化的詮釋。我們并不認為整輛汽車的性質會因為這些技術而發生根本性轉變,核心的還是保時捷一以貫之的源于賽道的基因,品牌的精神和價值,這些是不會變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保時捷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快速消費的電子產品,每年都會有更新迭代,甚至速度一慢就會被淘汰。我們將會采取一切措施來打磨我們的標志性汽車,在保持其標志性的同時為其增添技術。我們將從電子領域汲取技術和創意靈感,使汽車的日常實用性相較于當下更加出色。我們將保時捷的核心理念與新技術相結合,但仍將保留汽車的本質特性。
▲2025上海車展,新款911 GT3中國首秀。圖 / 保時捷官方
問:911是不是永遠不會推出純電的版本?內燃機的產品序列除了小的更新,會不會有全新產品推出?
施德納:會不會有純電911要取決于是否有成熟的技術。911的核心精髓在于運動性能,強大的過彎能力,賽道表現以及輕量化。以目前的技術水平,純電車動力能輸出很高的馬力,但我們需要在重量和續航上實現好的平衡。未來如果有比較好的能量解決方案,比如說電池密度更高,或者有全新型態的電池技術后,911才具備純電的條件。
關于內燃機,未來保時捷會持續地迭代內燃機的車型。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在保留品牌核心特質的前提下,從電動化技術中受益。以新款911 GTS為例,電動渦輪系統的加入,極大地改善了渦輪遲滯問題。以及PDK變速箱里集成了電機,還有一塊高壓電池來給電動渦輪和變速箱電機供電。在高轉速廢氣較多時,渦輪增壓器的電機還可用作發電。“電動+內燃機”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未來內燃機的發展方向,擁有了匹敵電動車的快速響應,同時保持了燃油車的機械精髓。在塑造保時捷的駕駛樂趣和操控性能的同時,用電動技術的加持實現升級,這是內燃機和跑車未來更新迭代的一個思路。特別是剛提到的變速箱電機技術,它是從勒芒賽事奪冠經驗而來,我們沉淀打磨的一個技術。雖然長期電動是一個趨勢,但我們還是會不斷優化內燃機。
加大在華研發力度
問:我們都知道國內的新能源品牌勢頭非常猛,保時捷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沖擊。這些沖擊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國產品牌的品牌向上,還有文化方面的沖擊。保時捷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么?以及如何應對?
施德納:首先,保時捷是“生于賽道,馳于公路”的品牌,核心是跑車,我們致力于在每個細分市場打造最具運動性的車型。我們的豪華定位主要建立在品牌的運動性之上,這一點和很多國內造車企業有差異化。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提供更加精致的、更多樣的個性化定制,包括今天在發布會上所帶來的Heritage Design第三款限量版車型,引用了歷史主題并融入現代元素,個性定制也是保時捷品牌的獨特之處。
▲保時捷Heritage Design第三款車型911 Spirit 70。圖 / 保時捷官方
但要應對中國市場的挑戰,我們意識到必須要加快智能化的腳步,包括信息娛樂系統和輔助駕駛。因為我們意識到中國有獨特的路況和城市交通情況,比如像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我們在擁堵的道路上沒有辦法完全釋放保時捷的性能,這時候輔助駕駛可以幫助駕駛者分擔很大的壓力,降低他們的疲勞度,所以它是有實用性在的。我們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以中國速度來推進“在中國,為中國”的研發,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
夏恪涵:我們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有特殊的關注點,我們也在不斷擴大這個團隊。我們與中國技術企業合作,利用中國本土技術,因為我們看到了這里的必要性。在軟件和高性能計算領域,中國是創新的沃土,誕生了非常多的先進企業,很多先進技術也在這里誕生。我們將這些創新融入到我們的汽車中,以各種形式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另外,我們希望中國研發中心的設立,可以加快整體的研發進度與流程,這意味著客戶將在接下來的兩到四個季度內看到初步成果,而不是兩到四年。
問:保時捷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和大眾之間有交流嗎?有溝通和共享嗎?
施德納:協同一定存在的,這就是保時捷隸屬于大眾集團的優勢所在。大眾集團旗下有13個不同品牌,也有很多個研發團隊,有任何一項技術展現出驚人的潛力以及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保時捷一定不吝于使用這項技術。大眾集團的體量很大,全球汽車市場規模每年大約在8500~9000萬輛,大眾集團旗下13個品牌整體能達到1000萬輛,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集團內涌現出的先進的、有潛力的技術,保時捷一定會關注并充分利用。
▲保時捷經典元素墻。圖 / 保時捷官方
問:前面提到保時捷和大眾集團在研發方面的協同效應,我們知道大眾集團跟小鵬有技術方面的融合,未來會不會在保時捷的輔助駕駛或其他方面看到小鵬的技術身影?
夏恪涵:目前沒有相關計劃,但大眾集團內如果有任何非常成熟的,有潛力或優秀的技術,都有可能為保時捷所用,我們對此持開放態度。
文章為每人Auto原創,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