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要來了,說好的給勞動者放假,可又有多少人還在為制定出游攻略而“加班”?
相信許多負責制定旅行計劃的人,大多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左手掐著計算機狂按,右手在無數個APP間反復橫跳,不僅要做出游預算、找旅游地、訂機票、規劃路線,旅行中還得練就“攝影分身”。
一個人既是導游,又是氛圍活躍師,負責吃喝玩樂住行攻略的同時,還得照顧好同行人的情緒。說好的躺平假期,結果又是一場從頭忙到尾的任務型度假。這樣的“隱形勞動”不僅存在于出游中,也存在于生活中的其他社交場合里。
在社交平臺上,有人分享因為自己會開車,所以每次都被默認為是要負責開車接送朋友的那位;有人則被動地成了“全能管家”,從挑選旅游地、測算旅游花銷到制定路線,全程忙前忙后,人不僅沒能得到真正的放松,還像熬了幾個大班,反而比上班更累了……
(圖/《重啟人生》)
女性學者阿琳·卡普蘭·丹尼爾斯最早提出“看不見的工作”一詞,用來形容那些沒有得到報酬的、私人化的工作。過去,女性為照護家庭所付出的大量情緒勞動常被視為理所當然;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除了家務活,職場、出游、聚會等社會場合里不被看見的付出,也是一種隱形勞動。
你經歷過社交里的隱形勞動嗎?
聚餐后,你總是那個做清潔收尾工作的人嗎?外出游玩時,你總是那個最先打開地圖查導航的人嗎?在不熟的社交場合里,你是那個主動活躍氛圍的人嗎?
所謂隱形勞動者,即在社交的過程中,默默付出、操心的那個人。就像《乘風2025》里的管樂,為了幫隊伍拉票,她主動出主意,在舞臺上賣力扛起侯佩岑、鄧萃雯,讓團隊拉到全場最高的票數。
她用心制造驚喜,有時候又必須“顧全大局”犧牲自己。比如說,她想跳舞,卻不得不為團隊新成員的想法妥協,只能自己處理負面情緒。不是有成果的才算勞動,在社交中常常被忽視的情緒付出,也是一種隱形勞動。
自己消化情緒的管樂,何嘗不是在經歷社交勞動。(圖/《乘風2025》
然而在現實生活里,“隱形勞動者”很難被看到,有時候甚至是得不到正向的反饋、不被理解的。譬如陳好參加《花兒與少年第六季》時遇到的輿論困境,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換錢、訂車,每當同行人對旅行細節迷茫不清時,她總是那個邏輯清晰、提出有效質疑和給出解決方案的人。她是操心最多的人,卻因“強勢”引來了同伴和觀眾的不滿,遭遇了網絡圍攻。
你是否也有類似陳好這樣的遭遇?(圖/《花兒與少年第六季》)
有人認同陳好的疲憊,有人不解陳好的強勢,評論的兩極化,本質上是隨行者與攢局人的視角錯位。許多習慣了被照顧和被安排的隨行者,其實很難想象一套周詳計劃背后所需要付出的細碎而龐雜的工作,以及被無數的“任務”擊垮而產生煩躁情緒的瞬間。
當旅行攻略變成了一種負擔,它消耗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情緒。1983年,社會學家阿莉·霍克希爾德在《心靈的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中創造了“情緒勞動”一詞。它指的是個體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或達成某種目標,對自我情緒進行壓抑、控制的行為。
做攻略的過程,為何使人倍感消耗?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處于社交場合中,為了維護人際關系的和諧,人似乎總會潛意識地擠壓自我的情緒。這種意識束縛著自我,長期下來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社交場合中,人總會潛意識地擠壓自我的情緒。(圖/《凪的新生活》
霍克希爾德認為,人在社交中存在著“表層表演”和“深層表演”。其中,表層表演是一種情緒偽裝,哪怕在內心不開心的情況下,人仍可能會通過不同的表情、身體語言來維護友好的氛圍。深層表演則是從認知上改變自己的想法。
無論是表層表演還是深層表演,如果內外情緒不一,本質上都是自我規訓的過程,無形中將產生心理倦怠。
其實,你可以不那么累
不被理解的隱形勞動會破壞社交的熱情,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為什么我們總會無意識地陷入其中?如果嘗試去追溯自身的生活文化和環境,你會發現它與當下的社會語境、東亞文化都有太多的關聯。
首先,是個人在集體意識下對他人需求的敏感。相比個人主義的理念,東亞文化以集體主義為核心,許多人從小便被灌注“要顧全大局”的思維方式,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個人的需求和欲望往往被忽視,以便滿足他人的需要。
譬如日本職場察言觀色的生存文化。2017年,麥浩斯出版社曾出版了一本名為《讀空氣、探表里,笑談日本語》的書,解釋日本人心照不宣的流行語。其中有一個“讀空氣”的詞語,正是教導職場人要學會判讀社交場合的狀況,配合氣氛說話,讓言行恰到好處。
日本職場盛行察言觀色的生存文化。(圖/《凪的新生活》)
上司茶杯的茶空了一半要不要添?今天聚餐時同事好像有點尷尬,我該做些什么?在這些嚴苛的社交文化背后,就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隱形勞動”和情緒勞動。如果無法很好地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那么便可能會被打上“不懂事”的標簽。在這樣的環境下,個體的需求和情感很容易被他人的需求影響。
另一方面,則是社會急速發展下所導致的身份焦慮。當代社會追求效率和速度,這種速度思維其實也工具化了許多人際關系。社交平臺上有太多所謂的“高效社交模板”,它們把社交轉換成了獲取信息、機會和利益的工具,卻全然忘記了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東西是人與人的情感連接。社交關系成為評判一個人能力高低的標準。在這樣的要求下,如果未能很好地處理復雜的關系網,那么個體便很容易產生“自身社交價值不足而被邊緣化”的焦慮。
(圖/《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幸運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突破傳統社交語境的桎梏。在社交平臺上,很多年輕人自稱“社恐”,他們建立了流行的搭子文化,主打一個極簡輕社交。有一種研究觀點認為,社恐的成因是基于社交回避的自我保護,也是社會加速流動背景下的生存智慧。
但本質上,躲避深度社交的搭子文化,其實并不能真正解救社交焦慮。怎么才能把自己從情緒勞動和社交焦慮中解救出來?關鍵在于“反連接”,建立獨屬于自己的社交法則。反連接不是完全切斷與外界的聯系,而是一種建立自我邊界的方式,主動地、適當地與社交責任斷開,允許自己犯錯,不必表現完美,也不需要借由社交去證明自身的價值。
如果你是隱形勞動者,可以嘗試著為自己創建社交框架;如果你的朋友是“隱形勞動者”,那么理解他們的付出,為他們提供你所能給予的情緒價值,也是很好的辦法之一。有研究觀點認為,不同的反饋會在無形中影響勞動者的感受,正向的、積極的人際互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改善勞動者的心理體驗。
隱形勞動者,值得被看見
這個勞動節,除了看得見的“勞動者”,應該感謝的還有一直默默付出的看不見的隱形勞動者。
在即將到來的假期出游高峰,旅行中的許多“隱形勞動”往往也可能會被風景和歡笑掩蓋。如果說有什么能幫助他們減負,那就是把隱形勞動打包丟進垃圾桶,讓出行回歸快樂本身。
來一場極簡旅游吧!跟旅游出發前熬夜刷手機的疲憊不堪說再見,跟帶著長輩孩子在烈日下找不到正確路線時的抓狂說再見,跟出游中想順路點個奶茶都要切換好幾個APP的繁瑣說再見……和看不見的決策成本、時間與情緒磨損這些消耗旅行快樂的黑洞,統統都說拜拜吧!
出游路上的各種“瑣事刺客”,早該被踢出假期快樂清單了。接入了DeepSeek的騰訊地圖AI叮當,正是這樣一個拯救出游策劃者于瑣碎隱形勞動的智能工具箱。它不僅能24小時在線解答有關出游的疑惑,還能一鍵生成路線規劃,解析社交媒體的攻略筆記鏈接,讓繁復的出游變得簡單。
有人愛吃,有人愛玩。對于旅游興趣不同的人,只要在騰訊地圖里輸入類似“叮當,如果我想在桂林玩2天,請幫我規劃一條人少的路線”,幾秒就能獲得一條清晰直觀的行程路線,游玩路線是否清晰合理,評分如何,門票多少,可以玩多久,是駕車、騎行還是步行以及需要多長時間都一目了然。無論長途自駕游、短途周邊游,還是沿途即興游,都能輕松獲得躺平式出游的權利。
游玩一座城,就是要漫步其中探索它的人文和氣質。騰訊地圖APP里的「城市活動地圖」,也是拒絕旅行期間“精神跑腿”的利器。無論在哪個城市,只要打開騰訊地圖,搜索「城市活動」,就能清晰地看到分布在周邊的大大小小、最近熱門的各類活動,賞花、逛公園、看展、聽脫口秀、聽音樂會、玩劇本殺……像博物館、美術館、公園的預約、演出展覽訂票,直接點微信小程序就能輕松下單了,不用多個APP切來切去,給出游減負。而這也正是這個產品功能設計的初衷。
當下,喝奶茶成為了年輕人獲取“多巴胺”的新方式。不管是上班、休息還是出游,來一杯奶茶,仿佛就能把煩惱都通通掃掉。而旅行過程中最苦惱的事情,除了規劃攻略,還有站在奶茶店外排隊。過去,熱門旅游景區附近的茶飲店總是堆著滿滿的人流。這個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騰訊地圖聯動霸王茶姬、Tims咖啡、滬上阿姨,一起組成了“出游減負聯盟”,讓年輕人們既能輕松出游、節省時間,也能快速、便捷地享受奶茶帶來的愉悅~
“出游減負聯盟”,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騰訊地圖APP里直接就能一鍵下單,無須跳轉到其他軟件。當別人還在門店排隊時,你可能已經閑逛完景點,慢悠悠地來取走奶茶了,主打提前點、到店拿、剛剛好!
時光很美好,隱形勞動值得被看見。讓往日操心的人也能當回甩手掌柜,讓帶娃的爸媽終于不用當人形點單機,讓每個出游人都能沉浸式享受快樂的瞬間,這些都是騰訊地圖的美好心愿。從繁雜勞動中追回一分一秒,這個五一勞動節,讓自己、朋友、家人,好好地玩一次吧。曾經默默付出的隱形勞動者們,辛苦了!
參考資料
《當代青年社交模式的調適路徑——基于對網絡熱詞“社恐”和“搭子”的分析》
《情感勞動理論的貢獻、局限與拓展——引入關系向度理論的分析》
Psychology Today.Emotional
Labor.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emotional-labor
文中配圖除特殊標注外,均由騰訊地圖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