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矛盾再次爆發,而事件的導火索,是因為在印控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起槍擊事件。
該槍擊事件,被印度方面定義為“恐怖襲擊”,在此次事件中,傷亡人數多達數十人,其中26人身亡,其中24人是印度人。
克什米爾地區,本就是個十分敏感的地區,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針對該地區的主權,經過了多年的爭斗,才勉強達成了如今的協議。
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自掌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部分地區,因此才出現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兩種說法。
而最為關鍵的一點,也正是讓印度決定做出激進舉動的一點,就是嫌疑人疑似是來自巴基斯坦的人。
但是,兇手如今依舊逍遙法外,印度不僅沒抓到兇手,還拿不出證據,就這樣把矛頭直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對此自然也不慣著印度,就這樣,兩國對于對方的一系列制裁手段都拿了出來。
根據消息報道,如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局勢非常緊張,已經到了交火的階段。根據印度軍方在28日給出的消息:
“印軍士兵與巴基斯坦軍隊連續第四晚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
并且,印度海軍還在本月27日,發射了“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用于演習。在這個節骨眼上,印度發射導彈的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要用導彈來威懾巴基斯坦。
而相比于印度態度的激進,巴基斯坦要顯得稍微理智一些,并沒有對雙方連續四晚交火予以回應,它更多是對外表示要時刻要對于印度的激進行動做好戰略部署。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方面面對矛盾更加主動,而巴基斯坦顯得較為被動,基本就是印度出招,巴基斯坦再接招,似乎他們并不想把局勢擴大。
那么,既然印度態度如此激進,為何不直接開打巴基斯坦呢?要知道,印度作為亞洲第二大國,可是擁有14億人口,百萬大軍,3000輛坦克的存在。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曾在數日前表示: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槍擊事件可能導致兩國之間爆發’全面戰爭‘”
這句話并不是空穴來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關系就跟火藥桶一般,一點就著,畢竟這是歷史下來的問題,并沒有那么容易解決。
但是戰爭的爆發,真的是印度希望看到的嗎?
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印度就立馬做出了一系列對于巴基斯坦的反制措施。
印度起初,宣布切斷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以此在資源上向印度開戰。
隨后在幾天后,印度又突然在巴基斯坦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擅自開閘泄洪,讓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一度遭受洪水侵襲。
巴基斯坦對此進行了嚴厲譴責,但是印度這邊給出的解釋是“大壩正常運作的一部分”。
也就是,印度并沒有公然承認自己的行徑針對巴基斯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或許并不希望戰爭的爆發。
因為在當今的時代,一場戰爭的開打,是不合時宜的。從俄烏戰爭中就可以看到,俄烏直接打了大概三年,至今依舊沒有打完。看到這樣的情況,印度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槍擊事件發生才沒幾天,印度顯然沒有考慮好這個問題。
并且,印度針對巴基斯坦,完全可以不用戰爭的手段,就拿開閘泄洪來說,印度對巴基斯坦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達到了威脅巴基斯坦的目的。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印度如果率先出手,那么勢必會遭受巨大的輿論壓力。率先對巴基斯坦出手,無疑是破壞和平的做法,印度做好承受輿論的準備了嗎?
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旦戰爭爆發,規模難以控制,核武器的威脅立馬就上來了,核武器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說,無論是哪個國家對對方使用,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因此,根據以上推測,印度不想輕易的全面開啟和巴基斯坦的戰爭,他們通過種種非戰爭的手段,來威脅巴基斯坦,迫使其做出妥協,對他們來說,目前來看已經足夠了。而如今雙方的交火,規模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也是印度方面可以接受的。
參考資料:
《“ 印巴連續四晚交火”,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印度的“軍事入侵”迫在眉睫》觀察者網
《印巴緊張局勢升級!克什米爾發生交火 巴防長警告或爆發全面戰爭》財聯社
《違反<印度河用水條約>!巴方指責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開閘泄洪,導致中度洪水》魯中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