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我國為老撾航空打造的首架C909飛機完成商業飛行首航,從萬象瓦岱國際機場飛抵巴色國際機場。
此前3月30日,國產大飛機C919也在東北地區實現商業運營首飛,雙喜臨門彰顯我國航空工業強勁發展勢頭。
2025年,C919交付提速,產能規劃從75架/年增至2029年的200架/年,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正式邁入規模化、國際化新階段。據預測,未來20年我國將接收超9000架新機,總價值1.4萬億美元,市場潛力巨大。
在軍工領域,我國軍用飛機研發制造技術先進,最新一代戰機驚艷世界。大飛機產業鏈與國防裝備產業高度協同,技術復用與產能共享為企業帶來雙重增長動力。
在此,我們精選出6家兼具大飛機核心配套與軍工業務協同的企業,與大家共同探討其發展潛力。
圖片
1. 中航成飛——飛行器頭部制造專家
作為我國航空裝備的標桿企業,該公司專注于飛行器關鍵部位的研發制造。在民用領域掌握著大飛機機頭核心技術,為C919/C929等國產客機提供直接影響飛行安全的關鍵頭部組件,其機頭制造基地具有行業唯一性。軍用方面則是尖端戰機的搖籃,負責殲-20隱形戰機、梟龍出口機型及多款軍用無人機的生產。2024年企業凈利潤增長超14%,展現強勁發展態勢。
2. 西部超導——航空新材料開拓者
這家材料科技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成為大飛機輕量化工程的重要支柱。其生產的特種鈦合金材料可使飛機結構減重15%以上,已批量應用于C919機體制造。在軍工領域,研制的超強耐熱合金材料成功裝備于先進戰機,助力我國擺脫高端航空材料進口依賴。雖然2024年凈利潤增速放緩至7.64%,但持續保持新材料研發領先地位。
3. 航發動力——中國心臟制造商
作為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國家隊,該企業實現了軍用發動機全譜系自主生產能力,覆蓋戰斗機、運輸機、直升機等各類機型動力系統。在民用市場,既參與國產大飛機發動機研發,又通過子公司承接國際發動機部件制造業務。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478億元創歷史新高,9.48%的增長率印證其行業龍頭地位。
4. 江航裝備——飛行生命保障專家
專注于飛機維生系統的隱形冠軍,自主研發的機載制氧技術終結了國外長期壟斷,為ARJ21到C929系列客機提供核心氧氣保障。軍工方面掌握軍用飛機副油箱70%以上市場份額,其特種制冷設備更覆蓋陸海空全兵種裝備。作為國內唯一具備完整航空氧氣系統研發能力的企業,構建起獨特的技術護城河。
5. 洪都航空——機身制造主力軍
承擔著C919客機25%機體結構制造任務,獨家供應前機身和中后機身核心部件。在教練機領域形成完整產品鏈,初級教練機CJ6、出口王牌K8(全球同型機市場占有率超70%)、高級教練機L15構成梯次化產品矩陣。2024年業績表現亮眼,營收增長超40%,凈利潤增幅達20.72%,凸顯高端制造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