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邊境又炸了鍋!
克什米爾那邊槍聲不斷,印度還玩起了水閘的缺德招數,直接把巴基斯坦的河谷給淹了。
巴基斯急得跳腳,埃及的軍機還送來一堆裝備,感覺第四國都要摻和進來。
印度這波操作太猛,巴基斯坦也不示弱,局勢眼瞅著要失控。
中方最擔心的,就是這沖突別把經濟走廊給攪黃了。
事情是怎么一步步鬧到這地步的?
文案:鳳梨 編輯:鳳梨
中巴經濟走廊不只是條路,它是好幾千公里的公路、鐵路,還有能源項目,串起了巴基斯坦的港口和中國的西部地區。
這條線路上,卡車來來往往,運的不僅是貨物,還有兩國許多民眾的生計,巴基斯坦靠著這個,能讓經濟喘口氣;中國也能通過這條路把貿易往中亞、歐洲鋪開。
可這走廊偏偏經過巴基斯坦的敏感地帶,離印巴邊境不遠。
克什米爾那塊地方,印巴爭了幾十年,誰也不肯讓步,如今兩邊又掐起來了,槍炮聲一響,經濟走廊的安穩日子可就懸了。
事情的根源,還得從克什米爾的歷史說起。
那地方是印巴的心病,雙方都說歸自己管,實際控制線兩邊,哨所林立,火藥味從來沒散過。
2025年4月,印控克什米爾那邊出了事,一伙武裝分子搞了場槍擊,死了不少人。
襲擊事件發生后,一個叫克什米爾抵抗組織的團體跳出來,說這事他們干的。
印度這邊立馬炸了鍋,當局一口咬定,這組織就是巴基斯坦在背后撐腰,具體說是巴基斯坦的激進團體“前程軍”之類的前臺馬甲。
沒等證據擺上桌,印度就甩出一堆動作,擺明了要給巴基斯坦上眼藥。
自稱為"克什米爾抵抗運動"的組織很快在社交媒體上宣稱負責
巴基斯坦那邊可不認這賬。他們的官員站出來喊冤,說什么“前程軍”早就不存在了,巴基斯坦境內壓根沒這種組織。
他們還放出大招,主動邀請國際調查團來查,意思是清白的就不怕查。
可印度壓根不聽這套,擺出一副“你說啥我都不信”的架勢,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巴基斯坦的命脈——水。
印度這招真夠狠,他們直接宣布撕毀跟巴基斯坦簽的印度河條約,這條約管著印度河的水怎么分。
印度河可是巴基斯坦的命根子,灌溉農田、供應飲水,全靠它。
印度不光撕了條約,還把河上游的四個大水閘一關,愣是讓下游的巴基斯坦斷了水。
這一下,巴基斯坦的農民傻眼了,田里沒水,莊稼眼瞅著要完,城里人也好不到哪去,巴基斯坦的官員急得直跳腳,指責印度這是“水戰”,拿平民的命當籌碼。
可這還沒完,印度關了水閘沒幾天,又突然把閘門一開,大水嘩啦啦往下沖。
這次可不是什么好事,直接把巴基斯坦東部的河谷給淹了,村莊被沖毀,田地變泥潭,直接成了災害,導致不少民眾流離失所。
更離譜的是,印度自己也沒落好,水壩離邊境不遠,洪水順著河道反過來淹了印度北部的一些地方,害得兩邊的人都遭了殃。
這事到底是印度故意使壞,還是操作失誤?有人猜,印度可能是因為槍擊案太急眼,關閘的時候沒計劃好,水庫蓄滿了只能放水。
可不管什么原因,事先不吭聲就開閘,這做法實在讓人捏把汗。
巴基斯坦的村莊被淹的時候,很多人連跑都來不及,印度的動作,算是把兩國的老仇又添了一把火。
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一邊忙著救災,一邊在國際上喊話,要求印度拿出證據,證明槍擊案跟巴基斯坦有關。
他們還放出風,說愿意讓聯合國或者其他中立機構來查清真相。
可印度這邊壓根不搭理,部隊反而往邊境線附近調,坦克、裝甲車都開過去了,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線上,槍聲越來越密,雙方出現了小規模的交火。
就在這當口,事情開始變得更復雜,外人摻和進來了。
以色列的軍用運輸機往印度送了一批武器,具體是什么沒人細說,但大概率是些武器裝備。
另一邊,埃及的一架軍用運輸機飛到巴基斯坦,有人猜是送了美制戰機的零件,或者別的裝備。
這下印巴的矛盾不只是倆人的事了,感覺像是要把整個地區的火藥桶都點著。
全球航班路徑系統4月25日的記錄,埃及空軍一架伊爾-76飛機(注冊號為SU-BTX)穿越進入巴基斯坦領空
以色列幫印度,這不奇怪,兩國本來就走得近。可埃及為什么趟這渾水?有人說,埃及可能是想借機平衡地區局勢,或者跟巴基斯坦有什么交易。
畢竟巴基斯坦的空軍不少裝備是美制的,埃及送點零件過來,能讓巴基斯坦的戰機多飛幾圈。
不管怎么說,這兩國的動作讓局勢更像一鍋亂燉,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咋發展。
中國的擔憂就更明顯了。中巴經濟走廊的起點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終點連到中國新疆,中間經過的地方,有不少離克什米爾不遠。
印巴要是真打起來,子彈不長眼,大家做生意,誰敢拿命去賭?運輸線一斷,貨運、能源項目全得停擺。
巴基斯坦的治安本來就夠頭疼了,沖突一升級,武裝分子趁亂鬧事,經濟走廊的工人、設備都可能不安全。
更別提,印度要是腦子一熱,把矛頭指向中國,那麻煩就更大了。
好在眼下印巴的實力,常規沖突還翻不出多大浪,兩邊都有核武器,但誰也不敢輕易按按鈕,那是大伙都不想看到的結局。
可印度這波操作,實在讓人捏把汗,他們先是關水閘,又是開閘放洪水,還往邊境調兵,感覺像是在賭氣,可賭的卻是整個地區的和平。
巴基斯坦這邊雖然嘴硬,但日子也不好過,印度的這些動作,哪樣都夠他們喝一壺。
更讓人頭疼的是,這事已經不是印巴倆人的恩怨了。
以色列、埃及的影子一出現,感覺第四個、第五個國家隨時可能蹦出來。
克什米爾的槍聲要是停不下來,經濟走廊的卡車可能真得歇著了,到時候損失的可不只是錢,還有無數靠著這條路吃飯的人的盼頭。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