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一生所愛的東西只有兩樣,那就是美與人類。
王爾德
談到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的童話,可能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他的那篇著名的《快樂王子》。可是這并不是個讓人感到快樂的童話,快樂王子為了讓那些貧窮的人可以獲得快樂,毅然把自己的劍柄上的紅寶石、最珍貴的藍寶石眼睛和身上的金葉子都送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他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這在還是少年的我看來,是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痛苦的事情。所以,小時候我看了《快樂王子》后就不想再讀他的童話,可是王爾德奇異的想象,特別是和很多童話不同的帶有悲劇色彩的結局卻又讓人著迷,使得我忍不住一篇接一篇地讀完了他所有九篇童話。
偉大的文學作品總是常讀常新,總是可以給人以無盡的啟迪和心靈的安慰。少年時的我讀王爾德的童話,曾為他的童話里總有讓人感到痛苦的悲劇結局而傷心,如今再讀,卻為他的童話里揮之不去的深沉的愛意所感動。他的童話除了悲劇的結局和濃烈的愛意外,更有深刻的哲理,還有對生活本質的深刻的洞察。
王爾德童話里的主人公大都勇于為了自己的愛而義無反顧地作出犧牲,這愛,既有那種慈善的愛,也有男女之間的愛情。快樂王子因為有一顆慈愛的心,雖然他的心是鉛做的,可是當他看到那些因貧窮而遭受苦難的人時,會不禁流下了眼淚,因此他毫不猶豫地讓小燕子把自己的一切都送給了那些人,最后自己卻在嚴寒中心碎而死。《夜鶯與玫瑰》里的夜鶯因為欣賞青年學生對女友的癡情的愛,便在月夜邊唱歌,邊讓玫瑰樹的刺刺穿自己的心,用心血澆灌出一朵世所罕見的象征愛情的最紅的紅玫瑰,好讓那個青年學生可以在第二天晚上的盛大的舞會上有一朵紅玫瑰獻給自己的情人。《漁人和他的靈魂》中,漁人愛上了沒有靈魂的美人魚,為了可以和她生活在一起,他甚至勇敢地拋棄了自己的靈魂。從這些童話里,可以看到王爾德對那些勇敢的為愛而犧牲自己的人的深深贊美。
《快樂王子》中文版插圖
可是,王爾德的童話并未止步于此,他對生活的深刻認識使得他的童話走得更深。因為他深知,盡管愛這么偉大,人們又為其付出了這么大的犧牲,但現實卻不會因此而發生更大的改變。快樂王子因為把自己的寶石和金葉子送給了他人后變得一錢不值,而被推倒送到爐子里熔化;夜鶯用心血澆灌成的紅玫瑰因被青年學生的戀人拒絕,而被他一怒之下扔到路邊的明溝里,緊接著就被駛過的車輪碾成碎片;《西班牙公主的生日》里,因為小公主賞賜的一朵白玫瑰而愛上了她的小侏儒,在看到鏡子里自己的真實長相時痛苦而死,可小公主卻對他的死毫不憐惜;《星孩》中因歷經苦難而變得善良的星孩做了國王死后,迎來的卻是一個邪惡的國王;等等。
或許王爾德通過這些童話的殘酷而冷漠的結局想要說明的是,正因為世界對他們的愛意不以為然,他們為愛的付出和犧牲才顯得更加感人,因為愛不是為了獲得回報,因為愛的付出本身就是回報。就像《自私的巨人》里,當自私的巨人把花園的圍墻打開,讓之前被他驅逐的孩子們重新回到花園之際,他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幸福。而《忠實的朋友》里一直被磨坊主朋友盤剝的任勞任怨的小漢斯也是這樣,他雖然最后在暴風雪之夜為了救治磨坊主的兒子不幸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他也在自己為友誼的付出中得到了愛的回報。所以,王爾德才會借童話里的人物之口說出愛的真理,那就是愛比哲學更富有智慧,比權力更強大,比金錢更珍貴,比身體的欲望更深沉。甚至,就像夜鶯說的那樣,愛情甚至比生命更珍貴。
王爾德的童話除具有童話的特點之外,其實還相當地“成人化”,對社會的批評也十分深刻,這也許是很多人小時候看不懂他的童話,長大后卻覺得它耐人尋味的另外一個原因。《年輕的國王》里,他借其中的人說出當時社會殘酷的真相:貧窮的織工對國王說,他們雖然辛勤勞動,可他們勞動的果實卻被別人拿走了,他們釀葡萄酒卻喝不到酒,他們種植小麥卻吃不到面包,“我們戴著鎖鏈,盡管眼睛看不到它;我們做著奴隸,盡管人們稱我們為自由人”。(《夜鶯與玫瑰》,談瀛洲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
素以思想“出格”著稱的王爾德,在童話里也一樣說了很多飽含哲理的話。像在《了不起的火箭》這篇童話里,就“金句”迭出,比如在談到世界時,車輪炮就說,任何你喜歡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而火箭談到朋友時則說,了解你的朋友是件很危險的事,所以如果真的認識一個人,就不可能成為朋友;而當火箭說自己喜歡聽自己說話,甚至聰明到連自己講的話也聽不懂時,蜻蜓更是直接建議他去做哲學演講。王爾德的言下之意,就是哲學家其實是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的人,或者說,哲學家就是對自己的話也不懂的人,可他們卻用這些自己也不懂的話來忽悠大眾,而這也算是王爾德的一種冷幽默吧。
王爾德曾說自己的童話不是為了兒童而寫,是為了從十八歲到八十歲有著一顆童心的人寫的。為了生存,我們需要生活的智慧、賺取金錢的手段,還有各種肉體欲望的滿足,可是在王爾德看來,這些都比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真摯的愛,還有同情。當我們今天仍能從王爾德的童話里感受到這一點時,或許說明我們雖歷經歲月的風霜仍然有著一顆赤熱的心,這正是王爾德寫作這些童話的目的。
1947年出版的巴金翻譯的王爾德童話。
巴金也很喜歡王爾德的童話,他在1947年把王爾德的童話都翻譯了出來。他曾說,王爾德一生所愛的東西只有兩樣,那就是美與人類。如今,我們依然可以為他的這兩種深沉的不無痛苦的愛而感動。而王爾德的這些感人的童話,就像他筆下的對世界充滿愛意的夜鶯用心血澆灌出的世界上最紅的紅玫瑰一樣珍貴,一樣讓人難忘。因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