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淄博少年在威海市中醫院耳鼻喉一科接受中醫特色治療后,成功緩解困擾多年的耳鳴癥狀。這場跨越數百公里的“尋醫之旅”,不僅見證了醫患間的雙向奔赴,更凸顯了中醫傳統療法在疑難病癥中的創新應用價值。
2025年4月13日正值董麗婷醫生夜班,一通來自淄博的電話打破了夜的靜。電話那頭,一位中年女性帶著幾分激動與期盼,她告訴董醫生,她在網絡上尋覓許久,終于找到了威海市中醫院耳鼻喉董醫生——一個應用頰針治療耳鳴的醫生,而且幸運的是,董醫生的聯系方式赫然在目。她的兒子小王(化名)正飽受耳鳴的困擾,情況近日加重,已經影響到睡眠和情緒。
經過一番商議,連夜購票,次日便帶兒子乘高鐵跨越數百里奔赴威海市中醫院前來就醫。“母子抵達時,董醫生剛結束24小時值班,但面對這份遠道而來的信任與期待,她毫不猶豫調整了休息計劃。”接診護士回憶道。
經詳細問診,董麗婷發現小王耳鳴已久,且曾輾轉多家省級醫院求治無果,同時還伴有鼻炎、胃炎及反復感冒史,診斷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的耳鳴”。針對患者體質特點,她精心制定了一套以頰針為核心的中西醫結合療法。
董麗婷頰針查體發現患者左側腹部、雙側胸鎖乳突區存在壓痛點,依據頰針自主神經的原理,精心選取面頰部穴位,并調針至靶點消除,留針半小時。
令人欣慰的是,頰針治療后的第二天,小王便反饋,他的左側耳鳴聲音明顯減弱。雖然右耳的變化尚不明顯,但這已經是一個極好的開始。隨后,董醫生又結合耳穴位注射(維生素B12、鹽酸利多卡因)和熱敏灸等治療方法,全方位地幫助小王恢復健康。
經過一周的治療,小王帶著滿意的笑容出院了。他的左耳耳鳴已基本消失,右耳的情況也有所改善,睡眠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刻,董醫生也由衷的高興,所有的疲憊與努力都化作了無盡的喜悅與成就感。
回首過往,董醫生曾接到過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耳鳴患者的求助電話。在耳鳴發病率逐年攀升的當下,威海市中醫院這一案例為中醫治療慢性病提供了新范式。董麗婷呼吁:“耳鳴并非‘不治之癥’,早發現、精準治、耐心調,是攻克頑疾的關鍵。”未來,團隊將開展頰針治療耳鳴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推動中醫技術標準化,讓更多患者重獲“無聲之樂”。
董麗婷,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耳鼻喉科副主任,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頰針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耳鳴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第三屆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中醫外治學會委員,師從山東省中醫院顧真教授,無錫市中醫院任思秀教授,黃氏喉科第十一代傳人。目前主要致力于耳鼻喉疾病的中醫中藥研究:中藥、頰針以及各種特色治療的挖掘,擅長小兒扁桃體、腺樣體肥大、酣眠等等,以及各種類型鼻炎、咽炎、咳嗽,耳鳴、耳聾、頭暈、耳痛、咽異感癥、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疑難雜癥,頰針治療每年2000人次以上。
來源:威海市中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