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唐朝一名貴婦將一個小紙條塞入銀手鐲的夾層中,這張紙條也被她帶入了墳墓中。誰知,1944年,考古專家們打開她的墓穴,發現了這個塵封千年的秘密。
“這是什么東西!?”在四川大學的某處建筑工地上,有個工人看著自己剛挖出來的磚頭,發出一聲驚呼。
很快,其余人就圍了過來,地下有磚這可不尋常,正常來說地下頂多有些石塊,但眼前的磚頭棱角分明,分明是人好好埋在下面的,有什么建筑需要地下埋磚,最大的可能就是建墓地。
很多學校的選址都在偏僻空間大的地方,出現墓地的幾率大大增加,工人們想到這趕緊將消息匯報上去,如果是古墓的話肯定不能繼續施工,要等考古人員挖掘后再定奪,
經過考古人員的檢查后發現,地下有四座古墓,并不是什么大型貴族墓葬,清理出來的陪葬品都很正常,直到有人發現了一只銀鐲。
這只銀鐲子出自唐朝墓葬的女尸身上,墓主人的尸體早就化為白骨,曾經光鮮亮麗的衣服褪了色,從中能隱隱約約窺探出,當年墓主人的家世應該極為不錯。
看樣子銀鐲是她的心愛之物,不然的話不會在下葬的時候還帶在身上,起初大家并沒有對鐲子有什么驚訝的,這鐲子的樣式很普通,花紋都沒有多少。
誰知在清理的時候發現,銀鐲居然是中空的,里面所藏之物有部分跑到了外面,這個發現引起了考古人員的好奇,是什么東西居然能塞進狹小的銀鐲內部,看來里面另有一番天地。
考古人員動作謹慎的將東西給抽了出來,等到她打開后,平靜的現場瞬間熱鬧起來。這是張被卷起來的絲絹紙,看起來薄如蟬翼,紙上面寫滿了字還有菩薩的圖案,看著就知道絕非凡品。
唐朝時期佛教興盛,發展達到頂峰,教徒繁多,很多教徒都會特意買經咒回家供奉,來讓心安,顯然墓主人生前就是位資深教徒,特意將佛經塞在鐲子里面,日夜帶在身上,好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專家們在比對過紙上的梵文后,發現是佛教密宗之物,上面還特意用漢文標注著是哪個地方賣的,通過地點名稱,能大致推算出其印制時間在至德二年十月后。
一千三百年前,墓主人去世,在下葬的時候,家人特意將她生前珍視的銀手鐲帶著一同下葬,沒想到千年過去后,給現代人留下如此寶貴的財富,這張經咒稱得上世界上最早印刷品之一,其價值不言而喻。
要知道西南地區較為潮濕,如果經咒沒有存放在銀鐲子里面,而是直接放在盒子里下葬,千年過去估計早已腐朽,哪怕還存在也變得斑駁不堪,難以分辨,這種獨特巧妙的存放方式才得以讓它留存至今,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居然想著將其卷起來放進鐲子中。
更讓考古人員驚奇的是,經咒的長寬居然有34×31厘米,若不是當年造紙技術高超,用的是繭紙印制,尋常紙根本放不進去,而繭紙薄且透明,更妙的是它的柔韌性極好,能輕松的折疊不易損壞。
都說唐朝造紙印刷業發達,但如何發達卻沒有太多理論支撐,僅憑史書上面的記載難以讓后人想想當年的繁盛之景,而經咒的出現則成為證實它的強有力證據,真是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居然能將紙做成這種樣子。
如今這張《陀羅尼經咒》被存放在當地博物館中,成為歷史的證明,見證了唐朝的造紙業和佛教的興盛發展。
參考來源:古墓出土一只銀手鐲“暗藏玄機”,秘藏千年的小紙條竟是“國寶” 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