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在隱與匿。
是不是你身邊也有過這樣的人:
談起金錢,張口就是最近又賺了幾十萬;
論起關系,到處顯擺和某個業內大佬是朋友;
論及感情,口頭禪永遠是“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越愛炫耀的人,最后都過得越來越差。
正如楊絳先生說的那樣:
“別曬幸福,別曬甜蜜,別曬發達,也別曬成功。
物理學常識告訴我們,曬總會失去水分,藏才是保鮮的最好方式。
幸福是養自己的心,不是養別人的眼!”
真正的幸福人生,不是曬出來的,而是用心養出來的。
走過半生,越發明白,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就一個字:藏。
01
藏言:收斂言語,把握分寸
作家劉墉,講過一段對他影響至深的經歷。
早年,他和太太到巴黎游玩。
恰逢午餐時間,旅游團的游覽車停在盧浮宮附近。
劉墉就仗著曾經游覽過盧浮宮的經驗,拉著妻子跑去參觀。
回來后,他眉飛色舞地炫耀著,自己以多么驚人的速度瀏覽了諸多世界名作,并買了紀念品。
不曾去過的眾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一位女士更是羨慕地問:“門票貴嗎?多少錢?”
劉墉怔住,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和太太因急著參觀,居然忘記買門票了。
就在劉墉一臉尷尬不知如何回答時,那位女士看出了他的尷尬。
她立馬話鋒一轉,指著遠處大聲說道:“看,那不是埃菲爾鐵塔嗎!?”
并且,她還在別人也發問劉墉時,截住話頭,轉移話題,巧妙替他解除了尷尬。
那位女士的做法,贏得劉墉由衷的敬佩。
此后,生活中劉墉與人談話,也學會處處留有余地,既不把話說死,又能顧及對方顏面。
最終,他成為粉絲心目中最受歡迎,也最會說話的演講家。
這世上,比能說會道更難的,是懂得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正如《淮南子》中說:“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有些話,該藏著,就別四處宣揚;有些事,明白了,就不要再句句說透。
不該說的話,毫無分寸地直言不諱,只會暴露自己的愚昧無知。
懂得收斂言語,三緘其口,才是為人的高級修養。
中年以后,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說這3種話,人生會越走越寬闊:
1、刨根問底的話,不說:與其打破砂鍋問到底,惹來禍端,不如學會適可而止,為自己留后路。
2、揭人隱私的話,不說:不輕易揭露別人的隱私,是為人的基本善良,也是做人的大格局。
3、狂妄自大的話,不說: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會口無遮攔,自夸自大;而是說話有度,謙卑低調。
知人不評,知事守口,說話知分寸,是處世的清醒,更是做人的智慧。
02
藏事:順境做事,逆境讀書
看過網友@老胡的自述故事:
二十年前,他從體制內跳出,下海經商。
當時,掙錢的渠道五花八門,但他眼光獨到,搭上了國家扶持青年創業的快車道,做起水果生意。
事業順境時期,他做事踏實努力,嚴格把控進貨質量,用心服務好每一位顧客。
在他服務周到,誠信經營下,生意越干越好。
于是,他果斷抓住賺錢的風口,接連開了十多家分店,幾年后,他搖身一變,成為身價百萬的大老板。
一次機緣下,他投資做家具生意,想再干出另一番事業。
不承想,第一年就遭遇市場風變,不但賠的血本無光,水果生意也受到牽連,只保留下最初的老店。
一邊是事業嚴重受挫,深陷低谷;另一邊是上有老下有小,中年生活的心酸無奈。
身心挫敗的老胡,一度如飽經風霜的暮年老人,整日唉聲嘆氣,萎靡不振。
在朋友的建議下,老胡讀起《莊子》。
靜心閱讀的過程,也是心靈的洗禮,他慢慢意識到,當初自己沒有認真分析市場情況,盲目投資,必然會失敗。
頓悟后,老胡重拾信心,精心打理事業,慢慢地,水果店的生意又紅火起來。
有句話說:“書猶藥也,可以醫愚。”
關鍵時刻,書如良藥,可以幫我們解憂答惑,走出困境。
來到這人世間,總有經歷不完的坎坷,避免不了的苦難。
當你在逆境時,選擇用讀書開悟自己;在順境時,選擇把握機遇,用心做事,自然能掌控住自己的命運。
人生下半場,做好這3件事,方能經營好這一生:
1、知足常樂,不計得失:計較的越多,失去的越多,懂得知足,順其自然,才會收獲更多幸運。
2、用心做事,不求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用心做好眼前事,便是最好的結果。
3、堅持讀書,提升認知:當你的認知維度提高,看待事情的視野就會更寬廣。
所有的難題也會在你的大格局中,迎刃而解。
一個人,唯有懂藏事,會做事,把事做到位,生活才能理順。
03
藏心:修煉情緒,內心安寧
陶行知先生說:
“大雨過后,有兩種人:一種人抬頭看天,看到的是蔚藍與美麗;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和絕望。”
身處生活的沼澤中,懂得控制情緒,心境淡然的人,面對任何境遇,都會從容以對。
我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就是這樣的人。
葉嘉瑩年少時,母親在戰亂中病死,看著至親離世,她悲而不言,寫詩紓解情緒。
后來,葉嘉瑩的丈夫遭遇低谷,性格變的扭曲暴戾,經常對她咆哮欺凌,稍有不順心,就是一頓摔鍋砸碗的發泄。
為了兩個女兒,她極盡忍耐憤怒的情緒,以平靜示人,每天照常給學生上課。
好不容易捱過半生苦難,該享受天倫之樂之際,她又接到大女兒出車禍去世的消息。
她苦而不語,心懷堅毅,強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痛,親手舉辦悼念會,送別女兒。
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葉嘉瑩沒有被輕易擊倒,更沒有任由情緒爆發;而是一直醉心事業,為古典詩詞的發展鞠躬盡瘁。
演說家安東尼·羅賓說:“杰出人生的秘訣,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緒這股力量,而不是被這股力量所反制。”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以理性駕馭情緒,沉著冷靜地處理問題。
生活向來是苦樂摻半,唯有情緒穩定,才能修一份內心安寧,坦然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
后半生,做到這3點,心靜身安,活得輕松又愉悅:
1、斷舍離,清理雜念:丟掉心中雜念,多讓自己接納快樂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更多幸福。
2、停止內耗,遠離痛苦:內耗如同自我設置的枷鎖,當你停止,痛苦就會遠離,你也才能重獲人生自由。
3、關注自我,做好自己:多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不受外界侵擾,安靜做自己,定能活出理想人生。
人生本難圓滿,面對生活的無可奈何和命運的無情捉弄,最好的還擊方式便是不驚不懼,不悲不喜。
默默藏起傷痛,凝神靜氣,在生活的泥潭里,修一個從容淡然的心境。
04
鬼谷子有言:“圣人之道,在隱與匿。”
人生在世,懂得“藏”,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善藏,是一個人卓越的才能,也是處世的頂級修養。
與人交往,藏住話,把握分寸,才能遠離是非;
遭逢逆境,藏住事,認真讀書,方能破局解困;
身陷悲苦,藏住心,從容自若,自會無懼風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