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凈利潤首次下降,管理層將近9成的利潤用于分紅。
文/每日財報 南黎
“南有片仔癀,北有同仁堂”作為中國中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一直居于行業前列,不過相比片仔癀,同樣手握“神藥”的同仁堂業績卻出現停滯。
據同仁堂(600085.SH)近日發布的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全年營業收入185.97億元,同比增長4.12%;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6億元,同比下降8.54%,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態勢。
具有爭議的是,經營現金流驟降59%至十年冰點的7.6億元之際,管理層仍將89.86%凈利潤用于分紅。
增收不增利,高分紅爭議
與云南白藥、片仔癀等同業相比,同仁堂的盈利能力尚且有追趕的空間。2024年云南白藥實現47.49億元,毛利率達65.93%;片仔癀實現29.74億元凈利潤,毛利率達77.26%,遠高于同仁堂的43.96%。
這是同仁堂自2020年以后首次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驟降59.29%至7.61億元,創近五年新低。
值得玩味的是,在經營基本面承壓的背景下,管理層選擇將89.86%的凈利潤用于現金分紅。同仁堂擬以2024年末總股本13.71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6.86億元。
若將時間軸拉長觀察,這種分紅策略實為既定路徑的延續。從市值管理視角看,高分紅確實有助于維系投資者信心,2024年兩次分紅合計派現規模相當于全年凈利潤的89.86%,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當造血能力持續衰減時,這種"寅吃卯糧"的分紅模式能否持續,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能否跟得上?正引發機構和投資者的深度質疑。
牛黃供應緊張,
成本壓力驟增
對于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公司解釋稱,主要是中藥材價格上漲使產品成本增加,以及市場拓展費用增加導致銷售費用增加,隨之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凈利率均較上年有所下降。
以同仁堂核心產品安宮牛黃系列所必需的天然牛黃為例,在2024年,其價格曾一度飆升至160萬/公斤,漲幅超過200%,由于天然牛黃獲取十分不易,業內素有“一兩牛黃一兩金”的說法。
由于天然牛黃以及其他原材料價格上漲,同仁堂近幾年不止一次上調安宮牛黃丸價格,來應對原材料漲價。在2024年6月,公司把港版1粒裝安宮牛黃丸價格上調了20%。但這劑"以價換量"的藥方并未緩解經營壓力。
量價背離的剪刀差在財報中清晰顯現:公司心腦血管類產品營收雖同比增長17.26%,但銷量卻下滑2.27%;補益類產品也出現量價背離,收入同比增長22.98%,銷量卻下滑2.67%,凸顯終端市場對價格波動的高敏感度。
2024年2月北京市藥監局關于加速進口天然牛黃的研討,曾短暫提振市場信心,不過從研討到正式落地,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同仁堂何時能解決原材料供應偏緊的困境還猶未可知。
手握安宮牛黃丸這樣的"鎮店之寶",也難以抵御來自產業鏈上游的定價權擠壓。如今擺在同仁堂面前的,已不僅是短期成本管控課題。
在核心產品承壓之際,婦科類產品意外成為結構性亮點:同仁烏雞白鳳系列首次躋身工業板塊前五,所屬品類銷量同比激增34.18%,5.12%的毛利率增幅更顯難能可貴。然而細究其4.77億元的營收規模,尚不足心腦血管類產品的51.46億元營收,難以擔當對沖成本的重任。
左手瘋狂開店,
右手血流成河
在2024年全國零售藥店行業整體收縮的寒冬中,同仁堂卻逆周期擴張。中康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零售藥店閉店數量達3.9萬家、閉店率攀升至5.7%的背景下,同仁堂凈增250家門店,將零售終端網絡擴展至1251家,超過過去三年128家的開店規模。
為什么要逆勢擴張?我們要從區域布局來看,同仁堂的現有978家門店密集分布于華北、華東和華南三大核心區域,而其他地區合計僅273家的布局,全國性網絡尚未搭建成型。
2024年,同仁堂零售模式下實現的收入為66.61億元,營收占比不足四成,且收入同比下滑15.12%,毛利率同比下降2.55個百分點至32.28%,單店產出效率正在承壓。
負責零售業務的同仁堂商業公司更出現典型"增收不增利"現象:106.1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62%的同時,歸母凈利潤卻下降6.33%至3.86億元。
除了加大院外市場的布局,同仁堂也在通過并購逐步切入院內市場。2024年10月斥資1.05億元收購紅惠醫藥51%股權切入醫院體系。
西南證券認為,此舉有望拓寬同仁堂系列產品院內市場。若同時發力院內和院外市場,公司需要持續加大投入,這對同仁堂的資金鏈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