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寫手》
月經突然消失,是「意外驚喜」還是身體預警?避孕藥也能幫助女性緩解圍絕經期的癥狀?但又有哪些使用誤區呢?
3月28日下午,理想國書房迎來了一場線下對談,「萬象更新Women’s Health 」主播南西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金鴻雁教授圍繞《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這本書展開深度對談,兩位長期關注女性健康的嘉賓,也帶來了各自領域里的觀察、經驗與共鳴。從快問快答拆解謠言,到聽友提問走心回應,為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更年期的女性們,點亮一盞知識與共情之燈。
?本期主播
南西,2022年10月18日與主播Sijia共同創立「萬象更新Women’s Health 」播客,原名「聽說更年期」。將醫療科普與博雅人文視角、社會議題、真實口述案例相結合,從認知出發,讓20+國家400+城市的華人知道更年期可以很酷、很暖、很科學。現居倫敦,英國醫療科技平臺創始人,為多家英國/新加坡/法國/瑞士初創企業做顧問。國際醫療管理人,曾擔任世界200強慢病管理企業高管。曾深度訪談近2000名更年期女性,并聯合多所國際名校學者共同創立了女性健康科技研究聯盟公益組織,鏈接全球100多家科研組織的學者和資源,促進學界和業界的研究合作,發表跨學科研究論文,孵化下一代的女性創新科技。2024年分別受邀在中華醫學會絕經分會和IMS國際更年期協會做學術研究分享。
???本期嘉賓
金鴻雁教授,北京婦產學會社區與基層分會常委、中國老年保健學會更年期與婦科內分泌分會常委、北京醫學會抑郁障礙分會委員北京婦產科學會內分泌分會委員、北京理化測試技術學會核酸適配體交叉技術分會理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更年期一日門診負責人,通過開發性激素動態檢測智能管理系統,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量、微創檢測技術和設備,結合互聯網+平臺和APP軟件,建立了臨床數據管理與移動設備信息傳輸相結合的患者遠程管理平臺,實現患者長期的遠程用藥管理和個性化診療及健康看護,多次獲得美國癌癥研究協會的青年學者獎
特別聲明:我們盡力呈現各個領域醫生的觀點, 具體治療方案請全面分析個人健康風險并與醫生溝通決定
圍絕經期快問快答
首先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圍絕經期快問快答,以下哪些問題是正確的呢?
潮熱可持續十年以上?
更年期讓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圍絕經期可長達14年?
性生活頻繁可推遲絕經期?
吸煙會提前絕經?
揭秘答案,以上全部是正確的?!
這本篇文章里,我們會重點為大家節選更年期避孕和激素療法,剩余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也請大家點擊「萬象更新Women’s Health 」播客收聽!
懸而未“絕”的時候,避孕不能停,怎么搞?
南西:讀《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這本書的時候讓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在45歲的時候誤以為自己懷孕的經歷,金教授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個?
金教授: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國外的人 45 歲對懷孕還有期盼嘛。可能國內也有,但我覺得大多數人的話還是會覺得自己卵巢功能不行了。我覺得國內的人對性的欲望,或者說主動追求,至少在現在經歷更年期的 70 后、 80 后腦子里面,并不像90后00后這么主動關注,所以大家可能對懷孕這件事情更希望是不要發生,而不是說,唉呦,我又懷孕了。
南西:對于她分享的經歷,我覺得她當時沒有想到自己已經到圍絕經期或者更年期了,然后突然間發現自己不來月經了,她肯定首先恐慌,誒,我不會懷孕了吧?您在看的更年期一日門診,這種情形是不是觸發她們就醫的一種比較典型的方式?
金教授:我個人感覺在中國好像不是這樣啊,大多數人不認為自己懷孕了,而是會覺得月經不來的時間太久了,應該來看看,這顯示了一種文化差異。
南西:但是這個我們也跟我們的聽友朋友們科普一下,絕經后是有懷孕的可能性的。我之前一直想聊圍絕經期間的避孕。既然我們有懷孕的幾率,我們該怎么樣去思考避孕的措施呢?
金教授:國內避孕的話最常見的手段可能是利用節育環,或者避孕套。吃口服避孕藥的話,年輕人會多一點,歲數大的人可能稍微少一點,但其實帶環這件事在中國的執行率也沒有那么高。
有些人的話可能反復懷孕,然后醫生說,你是不是可以考慮帶個節育環?她可能流產完了以后把環帶上了,這種會有。但是從中國的數據來看,中國女性接受節育環的比例也不是特別的高。短效避孕醫藥的話,一般來說是自費的,因為像短期藥、避孕藥的話,除了避孕它有很多治療的作用。
南西:在圍絕經期和更年期的女性,她本身可能出現月經不調,而這個時候你有月經,你其實是有懷孕的幾率的,那適合她們的避孕藥,和適合更年輕的女性的避孕藥是否有不同呢?
金教授:在這個年齡段的大家最常問的問題是,比如我帶了個節育環,我應該什么時候取,一般我們建議絕經一年以上再取,因為絕經以后懷孕的幾率是小的。但是即便取了環,我們也建議要有避孕措施。
南西:但我又有一個問題了,絕經以后會有卵巢萎縮的可能性是嗎?子宮也可能有萎縮的可能性。那該怎么樣避免它?這個環在萎縮的情況下會不會長進去呢?
金教授:我覺得那是極端案例。如果一個人放環的時候就放得很好,那么取環的時候應該就沒有那么大的風險。因為這個東西用了這么多年,整體來講在避孕措施中算是相對安全的措施。但是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案例,不過現在有宮腔鏡,不像以前那樣必須盲取。
南西:盲取是什么意思?
金教授:有一個取環的鉤,進去以后就搭著那個環的下緣,一拉就下來了。這個東西不像你想的是長在肉里的,它其實是浮在宮腔里面的,相當于占位的一個狀態。現在的話,如果發現節育環的位置扭曲,或者是肌壁的穿透,我們其實會下宮腔鏡的,在肉眼可見的情況下去取,這樣的話就是安全度還是挺高的,所以大家不用過度焦慮這件事情。
南西:我們訪談了不下 2,000 多個案例,我了解到,我們訪談的一些女性,她們盡管生過孩子,經歷過更可怕的疼痛,但是面對取環這件事情,還是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醫生會說,你看你孩子都生過了,你怕什么?但是這種心理狀態是非常真實的,我遇到不止一個女性有。
金教授:也許這是因為看不見?就像拔牙一樣,雖然拔牙還是挺安全的,而且很多人是打了麻藥以后再拔的,但你看不見。一個人在你眼前晃來晃去,你又看不見他在干什么,你還是會產生內心的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多數情況下的話,取環還是比較安全的。當然,如果醫生態度能更好一點的話,大家的感受會更好一些。
南西:對,可能大家原來不了解。聽過我們這期節目,或者看過我們的這期視頻之后,也許大家的心會更加篤定。金教授講,我們在絕經后的一年,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圍絕經期的結束時期,就應該去把這個環取出來。
《時時刻刻》
激素療法讓人恐懼的風險到底是不是被夸大了?
南西:避孕藥本身會釋放孕激素對嗎?那這些短效的避孕藥,還有曼月樂,它們會怎樣幫助緩解女性的圍絕經期的癥狀呢?
金教授:首先,如果一個人已經出現了絕經綜合癥這一類的癥狀,比如說潮熱,或者因潮熱引起的睡眠紊亂、身體疼痛這些問題,我們相應采用的激素治療方案是一個低劑量的治療方案。避孕藥并不是我們治療絕經相關癥狀的藥物,它只用于比較年輕的患者,比如說月經紊亂、異常子宮出血或者多囊卵巢綜合癥的患者,此外就是單純為了避孕會用到。但是絕經以后,要改善更年期癥狀,我們用的不是避孕藥。避孕藥里面的是高效雌性孕激素,而我們一般情況下采用的絕經后的激素,相當于一片荒田里的一滴水,潤了整個田。如果你給她避孕藥,就相當于你潑了一桶水進去,就不是潤田的問題了,那樣給的激素量太高了,沒有必要。高劑量的激素肯定會帶來一定的問題,因為絕經后不需要那么多的激素。
南西:有一個問題,這本書雖然沒有聊到,但是我之前一直跟我們的聽友強調,就是所謂的風險因素。
金教授:其實激素療法里避孕藥的風險還是小的。補充雌激素的風險,它會有1/ 1, 000 這樣的乳腺癌的風險。雌激素劑量比較高的時候,它通過肝酶代謝,可能跟我們凝血功能相關的一些因素有交叉,所以有些人會有血栓風險。血栓風險的話,我看到的醫學證據是,如果一個人持續使用避孕藥超過一年,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它的血栓風險是逐年下降。但是在第一年,所有人,不管你使用哪種女性激素類的藥物,第一年是血栓風險相對最高的一年。其實我們很多人吃避孕藥的時候不太懂血栓風險,但是如果她們知道吃這個避孕藥的風險,就會考慮,我是不是吃吃停停會更好,所以有的人就一直在這一年的窗里穿來穿去。
金教授:得挑合適的孕激素。我們的激素治療,一種是雌激素,激素劑量要低且有效,讓這個人癥狀緩解,又達到比如說骨松預防、血栓預防、老年癡呆預防的效果,同時我們還要選擇更接近于天然的激素。一些合成的孕激素現在已經排除到絕經激素治療的范圍外了。只有在個別的以純孕激素為主的療法中,這種合成孕激素可能還配在一起使用。
《實習醫生格蕾》
激素療法那么多門道,你都了解嗎?
南西:絕經激素療法具體面對的風險和收益是什么?我們在討論這種干預的時候,不能單純只看風險,你還要看它的收益對吧?所以咱們今天就從風險和收益的角度,把這幾個不同的激素療法、絕經激素療法都聊清楚。
金教授:激素療法用的基本上是口服雌激素、經皮雌激素。之前有像凝膠貼一樣貼在皮膚上的皮貼,激素可以緩釋,現在我們有一種可以直接涂在皮膚上的凝膠,就和每天晚上睡覺抹乳液一樣,抹在皮膚上它就可以把這個激素吸收到體內,達到緩解更年期癥狀的功能。孕激素中,我們有口服的孕激素,經陰道給的孕激素也有,還有就是宮內緩釋的曼月樂這種。我們還是要求每一個患者做一個精細的體檢,把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篩一下,然后再去做。很多的醫療數據是有時效性的,比如采血的話,一般一個月之內,像血常規這種,一周之內就必須復查,像超生的話,一般三個月到半年之間。我們一定要復查很多指標,因為人是活的,對吧?你半年之前的數據到現在是不是會產生變化?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肯定要重新做一次檢查。但很多人對這個就不接受。
最常見的話,我們會做激素治療相關的一些檢查。比如說,我們會查頸動脈,我們會查乳腺,我們會查肝、膽、脾、腎的形態學改變,我們會查甲狀腺,會查婦科超聲。我們的肝腎功能,我們的激素狀態、甲狀腺功能狀態,血糖相關的一些指標,骨代謝相關的一些指標,我們也會查。骨密度評估,婦科癌篩查、感染,這都是我們常規要做的。
南西:可不可以為我們總結出每一種檢查的時效性?
金教授:基本上,超聲的話,三個月左右,血的話一般最少一個月左右的。骨密度是一年,彩超、超聲的話就是三個月以內。像婦科超聲的話,如果這個人激素在波動期,我們可能馬上要復查HBT、CT。癌篩查的話,一年做一次應該是 OK 的。感染的話,肯定是每周都不一樣。
金教授:檢測之后,如果我們評估沒有問題,符合激素用藥指南里面的適應癥,我們一般都會采用激素治療的方法,因為這是現在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所有由激素缺乏引起的癥狀的最簡單、最好用、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一點點的藥,就可以解決你全身各個系統各種癥狀。所以有的人說,使用完了以后,整個人就滿血復活了。
南西:我們的聽友可能會問這個問題——醫生給我開藥,突然換替勃龍了,為什么?她想要了解這背后的基本原理。
金教授:一般來講的話,口服藥是最常用的,因為它便攜,藥物劑量在體內代謝也比較穩定。而在特殊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采用經皮。比如說對于有高血栓風險的人,或者說一個人甘油三酯偏高,她又控制的不好的話,我們會經皮。選擇所有藥物的依據,都跟她本身的情況是相關的。
《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是理想國剛剛出版的新書,英文原著《Hot and Bothered》來自資深記者Jancee Dunn,以生動語言記錄了她的更年期就診歷程,如何與醫生、與身體、與社會觀念“談判”的過程。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鏈接購買。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幽默講述更年期的笑與淚
潮熱、失眠、變胖……
揭開更年期真相,提供舒適進入人生下半場的實用指南
迎戰無知與偏見的勇氣之書,多家外媒推薦更年期必讀
除了更年期避孕和激素療法,本期播客還有超多干貨內容,想了解詳情請點擊收聽「萬象更新Women’s Health 」播客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