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因何而來,都能在池州擁有美好難忘的體驗。”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區領略詩意文化、漫步儺仙鎮體驗儺文化、泛舟平天湖邂逅“天空之境”、宿于文宗古村聽檐角滴漏,在九子巖與攜寵旅人共繪晨昏……三天光影流轉,日本插畫師瀧瀨百繪(Takise Momoe)在朋友圈提筆:“池州有山有水,家常菜品可口鮮美,從上海坐高鐵3個半小時就到,歡迎大家來池州!”
外籍嘉賓打卡平天湖
4月23日-25日,由安徽池州與新民晚報社共同開展的“老外來池州 我們不見外”主題活動,為英、日、韓三國嘉賓開啟沉浸式文化解碼之旅。英國博主亞歷克斯(Alex)在平天湖復刻詩仙的豪情,韓國主持人李恩敬(Lee Eunkyoung)在青陽腔博物館輕撫繡羅云肩,日本留學生薄亞南(Bordiga Giorgio Akira)在儺仙鎮沉浸奇幻大戲。當李白筆下的云海與當代旅人的足跡重疊,池州,正以非遺為經、山水為緯,編織跨越時空的文化錦緞。
寵物友好
四月的池州市青陽縣九子巖景區,草木蔥蘢。這個曾以“九華后山”聞名的地方,以全新的“寵物友好”主題,成為愛寵人士心儀的旅游目的地。
坐落于九子巖的諦聽塔,巍峨古樸,承載著千年的傳說與祝福。諦聽塔建于南宋。相傳,新羅僧金地藏渡海來唐時,隨身攜帶的坐騎白犬“諦聽”一路護法同行。最終修成正果,成為庇佑生靈的守護神。而今,這一古老傳說在諦聽塔下煥發新意,吸引了不少攜寵出游的游客。風光優美的九子巖景區不僅是毛孩子的朝圣目的地,同樣也是人寵共融的詩意棲居地。
諦聽塔吸引了不少攜寵出游的游客
得知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供奉小動物的古塔時,瀧瀨百繪深感意外:“我知道中國已經有部分高鐵推出了‘寵物托運’服務,沒想到在池州,還有這樣一座和小動物有關的古塔,特別有趣。”
在諦聽塔旁,瀧瀨百繪被正在繪制諦聽畫像的青年油畫家劉雅丹所吸引。“雖然只能進行短暫交流,但我很開心,可以在池州認識這樣一位優秀的畫家。我們相談甚歡,都忘了時間的流逝。”百繪在上海生活超過16年,用畫筆記錄城市的日常風景是她閑暇時的最大愛好。能在異國與中國藝術家相遇,百繪很開心,臨走前,還送上了自己創作的上海小店明信片。
瀧瀨百繪在好運龍潭旁投入創作
沿著山路拾級而上,在好運龍潭,澄澈的潭水仿佛一塊碧綠翡翠鑲嵌在山間,四周環繞著蒼翠的竹林和古樹。瀑布潺潺流淌,注入龍潭之中,在陽光的照耀下,潭面波光粼粼,美不勝收。瀧瀨百繪忍不住拿出繪畫工具開始創作:“池州自然輕松的環境,給我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我會把這份靈感帶回上海,加入我的繪畫作品。”
百繪用清新自然的畫風記錄下了此次池州之行
山水之城
“我的家鄉有很多山丘,我本以為山岳景區都大同小異,但九華山花臺給了我不一樣的體驗。”“英國秀才”亞歷克斯是全網粉絲數超過800萬的音樂博主。雖然在中國生活的6年里,他見識了不少中國名山大川,但九華山瑰奇壯麗的山岳風景,仍刷新了他的認知。
亞歷克斯不時舉起手機拍攝眼前美景
人間四月芳菲盡,九華山花臺之巔的野生杜鵑花,卻正是綻放時。數萬株野生高山杜鵑,在峭壁、棧道、奇峰間肆意綻放,粉紫交織如潑墨畫卷,與嶙峋怪石共舞,繪就出一幅絕美的暮春畫卷。這也令亞歷克斯忍不住用手機記錄下這難得的一幕:“行走在高空棧道上,四周都是陡峭的高山和奇異的怪石,這感覺非常棒。”
九華山以其獨特的佛教文化和壯麗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花臺景區的奇峰怪石、云海日出等景觀更是讓人嘆為觀止。一個多月前,外交部前發言人趙立堅在社交平臺上推介九華山花臺景區的云海奇觀,引起網友熱議;去年7月,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在海外社交媒體推介池州平天湖,“天空之境”短視頻火爆全網,讓平天湖的“天路”成為展示中國絕美風光的閃耀名片。“山水池州,靈秀九華”的影響力多次破圈。
九華山花臺的奇峰怪石令外籍嘉賓印象深刻
位于平天湖東南岸的平天里(風帆營地)依湖而建,白色帳篷與木質棧道錯落分布。遠處的齊山如黛,與近處的蘆葦濕地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動態的山水圖景。在湖畔咖啡館,亞歷克斯坐在戶外露營椅上,品嘗著當地特色的黃精咖啡:“我平時都在城市生活,很喜歡像池州這樣有山有湖的地方。在這里,我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自然風景,湖水倒映著青山,有一種悠閑恬靜的感覺。”亞歷克斯望著遠處游船劃破湖面的漣漪贊嘆道。
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的美譽,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唐代詩人李白曾三上九華、五游秋浦,留下了數十首贊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詩篇。歷代眾多文人雅士如陶淵明、白居易、蘇軾等也在此留下了足跡和佳作。
亞歷克斯扮作詩仙李白泛舟平天湖
李白的“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正是對平天湖的生動寫照,也是湖名的由來。為了更好地感受當地文化氛圍,亞歷克斯扮成李白的模樣,乘坐游船,站立船頭。微風拂面時他甩起手中的折扇,仿佛穿越時空,與詩仙一同暢游。“我仿佛回到歷史的某個時刻,甚至能深刻感受到李白當時游覽池州時的心境。怪不得他會在這里留下這么多詩句。”
“傳統寶藏”
“我在池州找到了中國版的《千與千尋》!”在儺仙古鎮,來自日本的上海大學留學生薄亞南被奇幻氛圍深深吸引。夜幕下的儺仙鎮,青瓦石墻間紅燈籠搖曳,身著儺戲服飾的NPC(非玩家角色)穿行其間,仿佛穿越時空的“儺神使者”。
夜幕下的儺仙古鎮
作為國家AAAA級景區,儺仙鎮以池州儺戲為核心,投資1.5億元打造了實景劇《儺王傳奇》,通過聲、光、電技術與武術、舞蹈的融合,重現了儺文化驅邪納福的古老儀式。游客不僅能觀賞《打赤鳥》等經典劇目,還能參與儺游快閃、面具彩繪等互動體驗,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戲曲活化石”的魅力。池州儺戲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其古樸的唱腔和程式化表演,至今仍在貴池山區的宗族祭祀中延續,被譽為“古文化的層疊積淀”。
“儺仙鎮是個很美的小鎮,我特別想邀請家人朋友再來這里。池州的獨特文化,比如儺文化,就和日本文化有一點相似之處,用面具表達人的喜怒哀樂,我覺得很親切。”拿著代表狀元角色的儺面具邊看邊逛,薄亞南在儺仙鎮的夜色中樂而忘返。
薄亞南沉浸式感受池州儺文化
“池州青陽,真是太了不起了!”在青陽腔博物館,傳統的青陽腔劇目《百花贈劍》《美周郎·顧曲》深深吸引住了外籍嘉賓的目光。來自韓國的主持人李恩敬直呼她發現了中國的“傳統寶藏”。
青陽腔是古老的戲曲唱腔,因產生于池州青陽縣而得名,興盛于明末清初,影響徽劇、黃梅戲等劇種的發展。由于種種歷史因素,青陽腔幾乎在本地失傳,急需搶救、保護和傳承。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青陽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李恩敬(左)化身戲中人
在青陽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江進的指導下,李恩敬穿上鳳冠霞帔,踩著窈窕云步,化身戲中人,親身體驗了“京劇鼻祖”的獨特韻味。“演員們在臺上的颯爽英姿,背后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李恩敬感嘆,“這種既能觀看演出又能參與互動的博物館太少見了。”
剛剛結束池州之旅,李恩敬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記錄下自己的感受:“每一寸衣紋、每一份重量里,都能感受到演出者們長久以來的付出與用心。正是這樣的堅持與熱愛,讓傳統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輝,讓我仿佛穿越回了那段古老的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