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奮斗譜寫時代華章。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1670人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鄧晶就是其中一位。作為河北開灤集團的一位技術人員,她18年扎根一線,堅持不懈鉆研煤制甲醇制作工藝,助力企業轉型。
在河北開灤集團唐山中潤公司,大型化工裝置正開足馬力生產。記者見到鄧晶時,她正在對當天生產的700多噸甲醇做抽樣檢測。
全國勞動模范、開灤集團唐山中潤公司甲醇分廠工藝員鄧晶介紹,一塊煤開采出來以后,在煉焦炭的過程中產生焦爐煤氣,這就是生產甲醇的原料。甲醇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化工原料,應用廣泛,可用于化工制造、醫藥、能源燃料和新材料等領域。
本世紀初,開灤集團從傳統煤礦向現代煤化工轉型。畢業于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鄧晶,以焦爐煤氣制甲醇專業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開灤唐山中潤,參與籌建甲醇分廠工作,幾乎是從零開始摸索生產工藝流程。
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鄧晶與同事們就自主完成了甲醇系統的首次投產開車工作。然而,剛投產不久,甲醇裝置遭遇了第一次突發事故。
事后,鄧晶說自己也很緊張,是日常的學習儲備給了她底氣。
愛學習、肯鉆研,隨后,鄧晶以平均每年一個崗位的速度,將中控室內各個甲醇生產崗位技能全部吃透,成了廠里的“萬能操作工”。隨著開灤集團不斷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鄧晶更是要求自己要不斷精進技術,創新不停步。
一次,一臺設備的卸料口反復開裂,不僅影響產量更存在安全隱患。傳統的解決方案是停工15天更換設備,這也意味著要花掉大量的設備費。鄧晶蹲守項目現場兩個多月,最終設計出“增加旁通管路不停工檢修”的改造方案,創下了業內同類裝置“不停工檢修”的先例。
為了一項技術改造,鄧晶常常幾個月吃住在工廠,被同事笑稱“長在了工位上”。
正是憑著這股追求完美、不服輸的軸勁兒,鄧晶從一名普通煤化工一線工人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2014年,公司成立了鄧晶創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她和團隊已先后完成創新項目60多個,她參與完成的技術改造累計為企業創效上億元。
2025年,開灤集團研發出一種新材料“高強度聚甲醛纖維絲”,目前,產品已經打開了德國、荷蘭等國外市場。甲醇是生產這種新材料的主要原料,鄧晶又帶領團隊開始了新的工藝技改研究。
鄧晶表示,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哪個崗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是否做到了極致。技術工人的舞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廣闊,發自內心地想要干出點兒成績。
編輯:楊書杰 責任編輯:劉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