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十歲的張女士第一次將女兒溫軟的小手攏入掌心時,新生兒的啼哭猶如生命里最美的樂章在耳旁縈繞。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女性癲癇多學科(MDT)門診的全程守護下,多年來籠罩她心頭的“生育恐懼”終于消散。
自11歲確診癲癇以來,張女士已與抗癲癇藥物相伴二十載。雖然病情控制良好再未發作,但“癲癇”二字始終像一塊石頭壓在心頭。更令人揪心的是,正當張女士鼓足勇氣計劃備孕時又得知父親也疑似有癲癇的病史,一系列疑慮隨之如潮水般層層沖擊著她的心理防線:疾病會遺傳給胎兒嗎?孕期激素波動會誘發癲癇嗎?長期服用的藥物會危及胎兒健康嗎?這些醫學與倫理的困惑,是眾多育齡期女性癲癇患者面臨的共同難題——她們渴望成為母親,卻不得不在生育渴望與未知風險之間艱難抉擇。
張女士隨后慕名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內科癲癇專病門診。經汪昕、丁晶教授團隊系統檢查發現,盡管當前張女士未出現癲癇發作,但腦電圖檢查顯示她還有異常腦電波,提示未來仍有發作風險,需調整藥物以備孕。為明確病因,團隊建議其進行全外顯子測序(WES)檢測;針對生育需求,神經內科聯合生殖醫學科、婦產科、檢驗科等科室啟動了多學科會診(MDT)。
基因檢測結合家系分析顯示,張女士的癲癇由PRRT2基因突變導致,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后代有50%的遺傳風險,可能引發嬰兒驚厥和發作性運動障礙等疾病。基于檢驗科郭瑋教授團隊基因檢測的明確診斷,多學科團隊“三力齊發”,制定了涵蓋“病情控制-遺傳阻斷-生育管理”的全周期診療方案:生殖醫學科董曦教授團隊通過胚胎基因篩查,篩選出未攜帶突變基因的健康胚胎進行移植;婦產科張佳榮教授團隊全程監測妊娠進程,根據胎兒發育情況動態調整產檢方案;神經內科丁晶教授團隊則定期監測血藥濃度,在控制癲癇發作與保障哺乳安全間取得平衡。近日,張女士平安分娩健康女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女性癲癇多學科MDT門診由神經內科、生殖醫學科、婦產科、檢驗科等科室組成。自成立以來,該門診依托規范的多學科協作機制,已幫助多位患者實現科學備孕與安全分娩。后續將持續優化多學科協作流程,提升癲癇精準診療與生殖健康管理的協同效能,助力癲癇女性從“不敢生”邁向“安心生”,點亮孕育希望。
原標題:《從“不敢生”邁向“安心生”,20年癲癇患者如何圓母親夢?》
欄目編輯:王蕾 題圖來源:新民制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