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促成了演藝經濟的轉型發展,越來越多景區采用演藝的方式吸引游客。旅游演藝作為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可以將傳統在地文化資源以創新的方式轉化為旅游吸引力。這種模式不僅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為景區帶來“流量”和經濟收益,也為文化的傳播推廣提供了新路徑。
隨著旅游演藝成為旅游的一種“軟剛需”,如何打造演藝品牌、提升演藝文化價值成為探索的重點。演藝經濟需要以文化為魂,深耕本地資源和文化底蘊,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演藝品牌。可通過“學者+傳承人/藝人”共創的模式,提升旅游演藝的深層次表達和價值。此外,探索高科技對演藝經濟的賦能方式,推進演藝經濟與餐飲、零售等多個業態的深度融合,都將成為打造景區品質演藝的方向和路徑。
在此過程中,旅游演藝不應止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淺層表達,一場場演藝讓游客記住一句句方言、理解一種種民俗、開啟一次次文化溯源,有助于旅游演藝實現從“流量變現”到“價值沉淀”的蛻變,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旅游演藝傳播效能和受眾體驗。
近日,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廣西崇左大新縣峒那嶼灣景區策劃推出了以“花樣五一”為主題的特色活動。圖為峒那嶼灣景區展現壯族歌圩場景。 峒那嶼灣景區供圖
2025年4月29日《中國文化報》
第6版刊發特別報道
《旅游演藝須注重價值沉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