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10時許,在隴海鐵路杏花營站的信號聯鎖及區間閉塞改造工程施工現場,黃紅正在認真指導信號樓室內機柜側面端子焊線作業。這個采用了新工藝的可翻轉側面端子,由黃紅帶領團隊研發制造,有效解決了多個作業難點。
今年47歲的黃紅,是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信號分公司特級技師。參加工作26年來,她始終堅守一線,奔波于哈大鐵路、京滬鐵路、鄭渝高鐵等60多條鐵路線的建設施工現場,負責過200多場信號施工,練就了組合接線“一焊亮”、信號配線“一綁勻”、聯鎖電路“一試通”、站區封鎖“一開順”的過人絕技,總結出的鐵路信號電碼化“一卡準”工作法使作業效率提升數倍,是備受企業和同事信賴的“鋼鐵女匠”。
在很多人眼中,黃紅似乎是天生的“學霸體質”。1978年,黃紅出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1995年,她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漢鐵路運輸學校鐵道信號專業。2007年,她在產假期間又成功考入大連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2014年,在單位舉辦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她是唯一一名實作項目滿分選手。雖然經歷過這些高光時刻,但黃紅卻說,自己“并非天生優秀,而是一直夠拼”。
1999年剛剛參加工作時,黃紅從最簡單的手工繞銅線環學起,為了能繞得既規范又美觀,那時她一天能繞上百余個銅線環,把手指都磨出了血。“要想熟練掌握一項技能,沒有捷徑,只能通過成千上萬次的練習?!痹诖撕蟮娜魏我豁椆ぷ髦?,她都是這樣的腳踏實地、精益求精。
鐵路信號系統復雜精密,如同遍布人體的神經網絡。黃紅深知專業本領是干事創業的基礎,她常將信號工比作是“拿著焊槍的外科醫生”,一定要技藝精湛、手穩心細。在信號施工中,軟線焊接非常關鍵,直接關系著信號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黃紅在焊接時精準掌控火候,手眼密切配合,在“蜻蜓點水”般的一落一起之間,就能焊出十分光滑飽滿的焊點。多年來,她累計焊接30余萬根信號線,始終保持著“零差錯”的金口碑。
“不但要把活干完,更要把活干好”,這是黃紅始終堅守的工作原則。2014年5月,黃紅擔任京廣鐵路新鄉南場信號大修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新鄉南場位于京廣、新焦、新兗等三條鐵路線的交會處,是晉煤外運咽喉要道,站場車流密度大、車速快、調車作業頻繁。面對復雜的施工條件,黃紅認真思索、縝密部署,將整體改造方案精準劃分到200多個“天窗”點內實施,保證了施工高效優質完成。
2016年,“黃紅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她帶領團隊不斷突破創新,完成技術革新19項,優化施工方案80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參與“BIM技術交底平臺”等軟件開發獲得著作權6項,研發的一體化信號設備基礎DWGSYTHJC-1、ZPW-2000軌道電路補償電容連接卡具等產品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為單位帶來直接經濟效益3000余萬元。
從學徒工到特級技師,從普通工人到國家鐵路干線施工項目總工程師,黃紅的成長經歷就像信號燈一樣給了年輕人方向和指引,而她也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將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他們。近年來,黃紅累計培訓學員2800多人次,培養出10名高級工、12名技師和8名高級技師,其中朱廣杰在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技能大賽中獲得個人第一名,榮獲“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她帶出的30多名徒弟中,多人已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項目總工程師,為企業發展注入堅實力量。
匠心鑄就夢想,技能成就人生。憑借著對知識和技術的不懈追求,黃紅先后榮獲中國中鐵“十大杰出女性”、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河南省建設行業“十大工匠人物”、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黃紅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在北京接受表彰。
站在新起點,黃紅的奮斗之路仍在繼續。她堅信勞動者的出彩人生,就綻放在千錘百煉的崗位上,迸發于追求一流技藝的努力拼搏中。(徐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