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陳方正、袁偉時、熊景明(羅美星 攝)
三老與書友大合影(羅美星 攝)
周六下午在蛇口袁庚書院讀書會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三位大名鼎鼎的耄耋學者齊聚位于蛇口海灣中心20樓多功能廳,發表演講,相互對話;書友們則濟濟一堂,座無虛席;現場提問,熱火朝天。
三位學者分別是:著名歷史學家、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年屆94歲的袁偉時先生,其《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晚清大變局》等一系列著作影響深遠;香港著名學者、科學史及跨文化研究專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年屆86歲的陳方正先生,曾主編《現代化沖擊下的世界》叢書,近著有《人文精神與未來世界》等;著名作家、曾長期主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服務研究中心工作、年屆82歲的熊景明女士,傅高義、高華等中外學者的中國問題研究都曾受益于其悉心幫助,著有《中外名學者論21世紀初的中國》等,近著有《長輩的故事》等。
活動在讀書會主理人劉泓杉女士的主持下開始,但很快就轉交熊景明老師客串主持。熊老師雖年屆八旬,但身材苗條,話語幽默,以一個優雅舞姿回應現場書友的熱烈掌聲。她透露說袁偉時和陳方正是同日生,但不敢說具體日期,怕那天生日禮物壓垮大師們的宅門。我和熊老師相識多年,早已領略過她的爽朗與熱情。
袁偉時在講座中(辜曉進 攝)
袁偉時先生白衫白褲,仙風道骨,坐著沒講幾句便堅持站立演講,一站就是一個多鐘頭。據陳方正透露,袁老迄今仍堅持日行1.2萬步,難怪雖長久站立,仍笑容可掬,不露倦意。他說他研究的重點一直就是最近的150年,因此當日的話題就是中國的現代化,并從林則徐講起。在他眼里,林則徐雖有多面性,但最值得稱贊的貢獻之一,是他委托其助手魏源,在自己的《四國志》書稿的基礎上,廣泛收集資料,擴充完成堪稱近代第一奇書的《海國圖志》,書中全面介紹世界各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知識,并從最初的50卷拓展至100卷,經木刻活字迅速印制成書。袁先生視這套書為中國人認識自我、開啟現代化視野的啟萌巨著,但可惜在國內并未獲得應有的重視,卻于1852年漂洋過海傳入日本18套書。日本人如獲至寶,9套官藏,9套民用,民用書很快被大肆盜印,風靡全國。一般認為,1853年的“黑船事件”打破了日本的鎖國體制,激發了改革思潮,觸發了1868年的明治維新。但袁老認為,明治維新也受到早于“黑船事件”的這套書的影響。日本的現代化早于中國發生,與這套書是有關系的。
陳方正老師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留學,熟知國際政治和西方文化,所以演講主題緊扣大家關心的特朗普現象。他說,特朗普看上去是一種變異,而且是突變,仿佛帶領美國突然脫離了正軌,但其實他及其管理層代表的正是另半個真實的美國。在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眼里的美國,特別是通過好萊塢電影等表現出來的“完美的”美國,只是不到一百年的事。在1929年大蕭條前的美國,充斥著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擴張主義、種族歧視、反社會福利等,在小羅斯福總統實行新政后才開始有所改變。直至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三次“文化大革命”(陳方正語),即馬丁·路德·金代表的平權運動,年輕人張揚個性、反叛傳統的嬉皮士運動,以及后來的反越戰運動。DEI的理念和相關政策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此后民主黨是這些相關政策的主要推動者。這里D指多元(Diversity),E指平等(Equity),I指包容(Incusion)。民主黨推動的DEI在實操層面有時走向極端,導致不少民眾反感。特朗普現在采取的政策是去DEI化,實際上是回到1929年前的美國,而以白人為主的相當一批美國人對此是贊成的。晚上席間,我就此問題請教陳教授,說包括美國最大報業集團甘尼特公司及亞馬遜、谷歌等在內的大企業最近紛紛取消或淡化DEI,是否也在向特朗普屈服。教授答曰,這也是一種矯枉與調整,說明特朗普的現行政策的社會影響力是巨大的。
陳方正在講座中(辜曉進 攝)
熊景明在客串主持人(張玉升 攝)
據筆者獲悉,在2020年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壓致死導致席卷美國全國的反種族歧視和“黑命貴”運動后,旗下擁有《今日美國》和200多種日報的甘尼特公司就在官網打出DEI的口號,并每年公布全集團員工多元化數據,數據顯示白人在員工中占比呈逐年降低趨勢。如今這個每年公布的統計已被取消。這也可作陳方正教授觀點的一個佐證吧。
(以上三老講話是憑記憶整理,如有不準確處,責任在我)
蛇口袁庚書院讀書會是蛇口社區基金會下的一個公益項目。曾任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副總經理的周為民是項目發起人之一,現任會長黃勇和主理人劉泓杉負責創辦讀書會,辛苦運營至今。該讀書會在蛇口是一個活躍的文化存在,每周定期舉行,經常邀請名人講座,有一批熱心公益、熱愛讀書的積極分子參與其間。當天到場的還有《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蛇口育才中學創始校長陳難先、原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劉申寧等。遠在市區的一些我認識的文化人如楊青、王寶珍、徐斌等也悉數到場。我還在那里兩次見到袁庚大公子袁中印先生。他是萬隆會議那年出生的,因而取名“中印”,“印”指印尼。曾聽他講述萬隆會議的幕后故事,生動有趣。讀書會的常設地點除了四海公園,如今又在海灣中心設點。我曾有幸于去年獲邀前往四海公園做過講座和分享新書。
黃勇(右)、劉泓杉在活動中(張玉先 攝)
席間分別與袁偉時、陳方正兩位老先生合影(章深 攝)
席間合影,前排左起:陳方正、袁偉時;后排左起:羅美星、劉泓杉、周為民、袁中印、黃勇(辜曉進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