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經緯報道,近日,有消息稱,保時捷CEO奧博穆在2025上海車展期間表示,“保時捷考慮在華停售電動汽車”“保時捷不將小米當對手”。
4月29日,保時捷中國回應媒體稱,上述消息均是誤讀。“保時捷在中國仍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電動化進程,也將加快提供產品數智化本土解決方案。我們下一款純電車型將是全新的純電動Cayenne。”
保時捷中國稱,保時捷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市場上涌現的這些優秀品牌,也會非常認真地研究他們的產品。“確實中國造車企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但保時捷還是有自己無可取代的獨特性,保時捷依然是保時捷。”
據經濟觀察報,數據顯示,Taycan4座位保時捷旗下的純電動中大型車,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僅為1.4萬輛,同比下跌了50%,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其電動車型在全球市場包括中國市場的銷售面臨一定挑戰。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
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24年保時捷中國交付量為5.69萬輛,大幅下滑28%,完全抵消了保時捷在德國市場和歐洲市場(不含德國市場)的所有漲幅。
保時捷2024年各主要市場銷量
圖片來源:保時捷
自2021年保時捷在華銷量達到9.57萬輛巔峰以來,保時捷已經在中國市場走了連續三年的下坡路。2022年和2023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銷量分別為9.33萬輛和7.93萬輛。
隨著保時捷在華銷量四年以來縮水四成,中國市場也從曾經連續保持八年的保時捷最大市場跌至次于歐洲和北美的第三大市場。
保時捷在去年三季度電話會議上提出“在未來兩年內大幅縮減在華經銷商網絡,預計至2026年底僅保留約100家經銷商” ,相當于砍掉三分之一的經銷商數量。事實上,包括鄭州、義烏、唐山、鄂爾多斯等二三線城市的多家保時捷門店早已陸續停止運營。
保時捷中國CEO潘勵馳此前曾經介紹過,保時捷中國車主的平均年齡為37歲,與德國車主的平均年齡55歲相比年輕了一代。更注重科技創新、對品牌價值的獨到見解等因素導致的用戶畫像差異被視為保時捷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來源:21財經客戶端、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錢伯彥 編輯:張明艷)、中新經緯、經濟觀察報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