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溫州晚報 記者 陳培培 通訊員 丁寧寧
隨著5月1日東海伏季休漁期臨近,溫州海鮮市場節前囤貨需求激增,國產海鮮價格普漲,進口水產則憑借性價比優勢加速搶占市場。浙江東日旗下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數據顯示,當前市場呈現“結構性漲跌”特征,區域價差與節日效應疊加,供需格局持續調整。
圖文無關
國產海鮮領漲,對蝦、梭子蟹成主力
近期,溫州人餐桌上的“明星海鮮”價格全面攀升。市場銷量冠軍對蝦日均批發量約25噸,均價25元/斤,同比上漲15%;梭子蟹、2-3斤規格鮸魚分別以60元/斤、35元/斤的價格位列銷量二、三位。子梅魚價格漲幅尤為突出,一兩以上規格均價從去年同期的17元/斤飆升至30元/斤,漲幅近八成;舟山產1斤規格鮸魚亦同比上漲10%至20元/斤。市場分析指出,東海休漁期臨近導致漁獲量減少,疊加捕撈成本上升,是推動國產海鮮漲價的主因。
進口水產搶占份額,韓產鮸魚成“價格殺手”
面對國產海鮮價格高起,進口渠道迎來機遇。近期,韓國進口冰鮮水產品占市場冰鮮交易量的20%,其中2-3斤規格的韓國鮸魚以25元/斤的價格優勢,較同規格東海鮸魚低15元/斤,迅速打開市場。此外,韓國黃山魚、小黃魚等品種亦加速入市,有效填補供應缺口。市場商戶表示,進口水產品性價比突出,成為餐飲企業和市民囤貨的優先選擇。
區域價差分化,節日需求推高短期價格
并非所有海鮮價格均呈漲勢。寧波石浦、奉化產帶魚價格逆勢下跌,20元/斤的批發均價同比暴跌30%;溫州人偏愛的水魚價格也從40元/斤區間降至27元/斤。不過,福建龍海產活鮮對蝦因產區集中形成價格支撐,但隨著浙江、江蘇本地活蝦即將上市,節后價格或承壓回落。
市場保供充足,冷庫儲備達2000噸
針對節前消費高峰,市場管理方表示,當前貨源供應充足,另有2000余噸水產品冷庫儲備可隨時調撥。節日期間,市場將聯動福建、江蘇等周邊養殖基地及碼頭供貨商,優先保障蝦、鮸魚等熱門品種供應。業內人士預測,休漁期前的囤貨心理與節日消費需求疊加,節前水產價格或維持結構性上漲態勢,但整體漲幅可控。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