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監聽、追蹤定位、竊密傳輸......這些經常出現在諜戰片中的情節,或許正在我們身邊上演。如今,各類“間諜”設備層出不窮,特別是一些偽裝成日用品的竊聽竊照設備,正在悄然監視著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這些設備經過改裝,隱蔽性極高,稍有不慎,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乃至國家安全,都可能遭受嚴重威脅。
日常用品變身“間諜”設備
充電寶
充電寶是現代人出行必備的電子產品之一,卻被不法分子盯上,成為實施非法行為的“新道具”。
2024年,山東青島警方偵破了一起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案,打掉了3個窩點,查獲相關設備500多件。經查,在短短的3個多月里,犯罪團伙就生產竊聽竊照專用器材3000多件銷往各地。
僅從外觀上看,這些偽裝成充電寶的設備與普通充電寶幾乎沒有差別,但內部卻安裝了攝像頭、錄音設備、集成電路板以及存儲卡,經有關部門鑒定,這些偽裝的充電寶是專門的竊聽竊照器材。
掛件
背包掛件、鑰匙扣這些原本起裝飾作用的小物件,也成了不法分子改裝的目標。
2024年,上海市奉賢區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有網店正在銷售帶有竊聽功能的掛件。經過偵查,警方先后在安徽、廣東、江西等地抓獲了生產、銷售這些掛件的涉案人員黎某、謝某等人。黎某是這些竊聽掛件的主要生產者,他采購芯片電路、電池以及掛件外殼等材料,進行非法組裝,并通過自己的網店售賣,還向謝某等人供貨。
在這些處理過的硅膠卡通掛件、十字繡布袋掛件的內部藏有電子線路板和收音麥克風等。使用者只要通過商家提供的手機軟件就能遠程啟動,不僅能監聽、錄音,還具有定位功能。經辦案機關檢測,這種掛件是竊聽專用器材。
U盤
日常使用的U盤體積小、便于攜帶,也被不法分子改裝利用,變身為暗藏玄機的竊聽設備。
中國某企業代表團在境外參與某大型開發項目招投標時,于當地餐廳用餐期間,一名男子將一盒餐巾紙送入包間,代表團人員在餐巾紙盒內發現一形似U盤的物品。經國家安全機關檢測鑒定,該裝置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使用的加密存儲式竊聽器材,外觀偽裝為普通U盤,內置兩個微型麥克風,由內設的3.7V鋰電池供電,用隱藏式微型按鈕實現工作狀態控制,具有數字加密錄音功能。
嚴打違法 合力除患
這些看似尋常的用品淪為窺探隱私、竊取機密的工具,其危害不容小覷。應多管齊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改裝、銷售行為,讓這些竊密威脅無處遁形。
執法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一方面,對各類生產廠家進行嚴格審查,確保生產流程合規,杜絕非法改裝行為的出現,另一方面,加強對市場的日常巡查,不僅要關注批發市場、電商平臺等重點領域,還要對一些隱蔽的線下交易場所進行排查。對于發現的非法生產、銷售行為,依法嚴懲。
生產廠家提升產品的安全防護能力。要加強技術防護,防止產品被不法分子輕易改裝。例如,設計、生產充電寶、U盤等物品時,采取防拆解和防改裝的技術措施,從源頭上降低被改裝的風險。
個人增強安全防范意識。購買日常用品時,要選擇正規、官方渠道,避免購入“三無”產品;查看新入手物品的外觀細節,如是否存在異常小孔、縫隙等,一旦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此外,遇到陌生人遺留或贈送物品時,應保持警惕,及時檢查,不要隨意使用。
(文中部分資料來自“光明網”“央視新聞”等媒體)
來源:“保密觀”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