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這一承載著熱血與擔當精神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法治的浪潮正以青春之名澎湃涌動。為激勵廣大青年傳承五四薪火,勇擔新時代法治使命,4月27日下午,五四傳承,青年有為——青年這Young說法治暨奉賢區司法局“思賢學堂”系列實踐活動,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精彩上演。
在"青聲話法治"活動現場,法治實踐的藍圖正以青春筆觸徐徐展開。隨著奉賢區司法行政系統大學生實踐項目清單的正式發布,一幅產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培育圖景漸次清晰——該項目將深度聚焦六大實踐模塊,通過搭建行政復議實踐基地、律師實務課堂、社區矯正實訓陣地、法學前沿研究平臺、公共法律服務一線窗口等載體,形成"沉浸式崗位實訓+導師制成長護航"的雙軌培養機制,還設置"一對一導師跟進指導"制度,確保學子在法治實踐中實現專業能力與責任擔當的雙重進階。
同時,奉賢區法律服務志愿團也進行了宣介。來自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的青年教師代表、奉賢區的青年律師代表、奉賢區司法局的青年代表以及中建二局華東公司的青年代表還進行了主旨演講,從不同角度分享對法治的理解和實踐經驗。
這場法治與青春的“雙向奔赴”,實則源于三方去年12月6日播下的合作種子——奉賢區司法局與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中建二局華東分公司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后,一系列創新實踐已落地生根。
談及合作成果,各方代表紛紛點贊并展望未來。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團委書記曹文韞感慨道:“一線青年律師和司法專家帶來的實踐經驗,是書本之外的寶貴財富。學生們在科創項目中與專家深度互動,既收獲了專業指導,也為學術研究注入了實踐活力。”奉賢區司法局賢城公共法律服務志愿團成員洪陳如愿表示:“此次活動為志愿團搭建了吸納專業力量的優質平臺,未來將聯動法學生、法學教授共同參與法治宣講,讓普法工作更具專業深度與傳播廣度。”中建二局華東分公司青年代表遆博則強調:“參加這樣的活動,將進一步促進公司合規建設。此前,公司聯合奉賢區司法局、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在奉賢文體中心項目成立了建筑法律產教融合實踐基地,為建設者和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務以及其他志愿服務活動,旨在幫助建設者和居民解決一些法律糾紛和一些急難愁盼。”
此外,當天還舉辦了研討會和團建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各方思想碰撞與經驗共享。
記者:嚴沁
編輯:何海丹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