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帕哈爾賈姆地區發生了一起惡性的恐怖襲擊事件,事件針對的是來當地旅行的游客,帕哈爾賈姆也被稱之為“牧羊人之谷”,旅游業是當地的主要支柱產業,去年這里的旅游人次為300萬人次。
而這次襲擊至少造成了26人死亡,其中25人是印度人,1人是尼泊爾人,還有1人為印度穆斯林,其他人則全部都是印度教徒。事發時,一群身著迷彩服,疑似恐怖分子的槍手從樹林中沖出,使用機關槍掃射現場游客,他們是似乎有針對性的槍殺目標。
穆斯林被甄別出來沒有攻擊,只有男性印度教徒被襲擊,女性也被刻意避開。襲擊發生的地點無法通行車輛,只能騎馬進入,印度安全部隊不得不出動直升機前往事發地點展開救援。恐怖襲擊發生后,一個名為“克什米爾抵抗陣線”的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
而這也使得印度方面認定此事就是巴基斯坦方面在背后所指使的,目前印巴局勢已經陷入“螺旋升級”,印度在多方面對巴基斯坦展開制裁,甚至威脅切斷印度河供水,而巴基斯坦則宣稱如果印度敢碰印度河,就等同于發動戰爭。
而目前印度方面已經向巴基斯坦部署了三個山地師,似乎隨時準備動武,同時印度的一艘航母也被部署到了阿拉伯海,距離巴基斯坦非常近。而巴基斯坦除了空軍之外,海軍和陸軍相對于印度是全線處于劣勢的,顯然是不希望戰爭真的爆發的。
有消息稱,兩國在沖突區的實控線上已經發生了“動用輕武器的沖突”。不過目前沒有任何一方表示出現了人員傷亡,以往類似的交火其實在實控線上很常見,但是都不會引發雙方的全面戰爭。
對于印控克什米爾而言,旅游業是當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貢獻了當地經濟的7%,對于莫迪政府而言,大量的游客進入克什米爾,也在向外界傳遞一種信號,那就是“我們已經為克什米爾帶來了和平與安寧”。
但是事實上,這一切全部都是一種假象,針對印度定居者的襲擊從未停止,當地的恐怖分子和反抗武裝始終都在活躍。而莫迪政府也并未尋求和當地穆斯林的和解,反倒是對當地展開“高壓政策”,2019年印控克什米爾被取消自治地位之后,新德里便一直在打擊當地的政治活動人士和部分平民。
當局按照嚴苛的法律逮捕了數千人,并且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長期拘留這些人。這無疑更加激起了當地穆斯林群體的憤怒,雖然有些人向往安靜和富足的生活,但是也有人愿意反抗。而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爾頻發的恐怖襲擊中,確實長期扮演了一個不那么光彩的角色。
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的一些恐怖組織確實相對“寬容”,而這些恐怖組織也確實在巴控克什米爾建立了一些基地,所以越界襲擊是時有發生的,而在襲擊者逃離到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之后,印度當局往往也拿他們沒有什么辦法。
一位匿名印度官員告訴半島電視臺,印度當局目前認為,共有4位襲擊者參與了本次行動,而這4個人中,兩人來自印控克什米爾,另外兩人則來自巴基斯坦,因此印度當局認為本次襲擊存在“巴基斯坦軍方背景”。
印度也未必真的敢于對巴基斯坦動武,因為歷史已經證明,如果印巴戰爭真的進展到一定的地步,那么中國是真的會下場援助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作為我國一帶一路的重要沿線國家,其國內有著大量的中國利益,我們絕對不能允許這些利益受到威脅。
但是我們對印度方面追捕兇手,索求正義的行為當然還是支持的。4月23日我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我方就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此次襲擊事件予以強烈譴責。中方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對遇難者表示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和傷者致以誠摯的慰問。”
而在這次襲擊中,受傷最重的其實反倒是克什米爾地區本身,新德里長期打造的“安全”主流敘事被打破,克什米爾的風險性被擺在了臺前,目前已經有大量游客取消了自己前往克什米爾的行程,該地區的旅游業,或許也將會就此一蹶不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