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即將訪問沙特,攜帶1000億美元的武器大單展示美國"誠意"。這位總統信心滿滿地宣稱將促成沙特與以色列歷史性建交,打造其政治遺產新里程碑。
這筆天價軍購背后各懷心思。特朗普急于推進中東和平進程贏取政治資本,沙特王儲則試圖用經濟籌碼換取安全保障和軍事技術。
沙特為何愿掏巨資卻買不到心儀的F-35?特朗普如何平衡以色列安全與沙特關系的微妙天平?
金主的無奈,千億難買F-35
特朗普即將拿著價值1000億美元的大訂單訪問沙特,一沓沓鈔票幾乎堆成了利雅得的沙漠高塔。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沙特這位出手闊綽的"金主",卻買不到最心儀的F-35戰機。
這份軍火清單包括洛馬公司的C-130運輸機、雷達系統和一堆導彈,還有通用電子公司價值200億美元的MQ-9B無人機——每架售價堪比一座小型豪宅。
沙特軍方望眼欲穿的F-35卻始終無緣入手。美國對待盟友的雙重標準簡直刺眼——北約、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能擁有這款隱形戰機,唯獨沙特被拒之門外。
美國要維持以色列在中東的軍事優勢,這是華盛頓的鐵律,再加上也門戰爭和"卡舒吉事件"讓美國對沙特產生了不小的疑慮。
美國軍售從來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是裹挾著地緣政治的算盤。沙特這位石油富豪即使揮舞著鈔票,也得接受美國的篩選和限制。就像是一場豪華晚宴,主人已經決定了誰能吃什么——沙特可以享用大部分菜肴,但最鮮美的那道必須留給以色列。
軍火生意背后是各方的戰略考量。美國通過軍售鞏固與中東盟友的關系,同時保持對他們的掌控,沙特則試圖用金錢換取安全保障,但又不愿完全受制于美國。
這種微妙的依存與制衡關系,使得沙特不得不四處張望,尋找其他可能的武器供應商。當金錢也買不到心儀物品時,或許是時候考慮換個商店了。特朗普此次訪問能否打破僵局,還是只會帶來更多昂貴卻不那么稱心的軍火?
信息源:外媒:美擬售沙特超千億美元武器 2025-04-27 11:00·參考消息
和平使者還是軍火商?
特朗普的中東棋局早已布好。五月訪問沙特,不僅僅是為了促成軍售大單,更是為了兌現他長期以來的承諾——推動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這位商人出身的政治家似乎對這次"外交突破"信心滿滿,連聲稱"這會很快實現"。
實際上,特朗普正試圖延續他第一任期的"亞伯拉罕協議",當時以色列已經與阿聯酋、巴林等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沙特與特朗普的關系就像一場精心設計的舞蹈。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已向特朗普承諾,將在未來四年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這個數字足以讓任何政治家心動不已。
沙特期待用經濟籌碼換取美國在安全上的保障,而特朗普則急于在中東獲得一項引人注目的外交成就,為自己的政治遺產添磚加瓦。
然而,現實的絆腳石遠比想象中堅硬。沙特一再明確表示,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的前提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巴勒斯坦國。特朗普對加沙問題的處理方式,尤其是他提出的"接管"加沙方案,實際上否定了沙特所支持的"兩國方案",進一步增加了沙以關系正常化的難度。
特朗普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同樣令中東局勢風起云涌。他曾公開表示,如果不能與德黑蘭達成協議,將"帶頭"對伊朗開戰。這種強硬姿態雖然迎合了沙特的部分利益,但也可能引發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給沙特帶來新的安全挑戰。
在這復雜的地區棋局中,特朗普究竟是和平使者還是只顧銷售軍火的商人?他能否平衡各方利益,真正實現沙特與以色列的歷史性握手?中東和平之路如此崎嶇,即使是手握天價軍售的特朗普,也難以一蹴而就。
殲-35E的機遇
當美國大門對F-35半掩著時,中國的殲-35E戰機正悄然成為沙特的潛在選擇。這款被譽為"鶻鷹"的五代機不僅擁有媲美F-35的隱身能力,雷達反射面積僅為0.01平方米,其雙發動機設計更增加了沙漠作戰環境下的安全系數。搭載渦扇19型發動機,推力達11噸,最大時速可達2.2馬赫,幾乎與中國空軍主力殲-20不相上下。
沙特空軍指揮官們對殲-35E的性能參數頗感興趣。其1200公里的作戰半徑足以覆蓋整個波斯灣地區,攜帶的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達200公里,超過美國同類導彈的160公里。
在外掛模式下,這款戰機能攜帶8噸武器,滿足多種作戰需求。對于擁有近500架戰機的沙特空軍而言,引進24至36架殲-35E是個相對保守卻意義重大的選擇。
與中國合作對沙特而言不僅僅是軍事選擇,更是戰略平衡的一種體現。沙特深知過度依賴單一武器來源的風險,尤其是當美國動輒附加各種政治條件時。
中國已經向沙特出口了大量察打一體無人機,甚至生產線都已落戶沙特。這種逐步深化的軍事合作為殲-35E進入沙特打開了一扇窗。
中國武器出口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美國可能會向沙特施壓,限制其與中國的防務合作。特朗普訪問沙特時甚至可能明確要求限制與中國的軍事交易作為軍售的附加條件。
然而,隨著中東國家尋求多元化外交關系,中國武器憑借性價比優勢和"無政治條件"的特點,正逐漸獲得市場認可。
在F-35遙不可及的情況下,殲-35E或許能填補沙特空軍現代化的重要一環。中國與沙特的軍事合作能否擴大到戰機領域,將是觀察中東地緣政治變化的重要窗口。
石油王國的轉型野心
沙特的野心遠不止于軍事現代化,而是著眼于整個國家的轉型藍圖。2016年推出的"2030愿景"堪稱沙特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經濟社會改革計劃,目標直指成為阿拉伯與伊斯蘭世界的核心國家、全球投資強國和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世界樞紐。這不僅是一張宏偉的藍圖,更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的政治賭注。
沙特主權財富基金是實現這一愿景的核心引擎。從2016年的1900億美元躍升至2024年的941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驚人地達到22%。
更令人瞠目的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已將2030年目標從1.87萬億美元大幅上調至2.67萬億美元。這筆巨額資金40%投向國內,涵蓋超大型基建項目、文旅及科技企業,剩余部分則布局全球高潛力領域。
沙特對能源轉型的追求同樣堅定。從石油天然氣發電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預計在2030年前每年將節省300億美元的電力成本。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沙特已成功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合作伙伴參與。中國電建最近完工移交的沙特國王港干船塢項目——中東地區最大的干船塢,正是這種合作的典范之作。
在地區關系中,沙特展現出更加務實平衡的姿態。面對以色列-巴勒斯坦沖突,沙特王儲明確表示,沒有巴勒斯坦國的建立,沙特不會與以色列建立關系。
這種立場既反映了沙特作為阿拉伯世界領袖的責任,也體現了其在國際舞臺上日益增長的自信。與美國的關系也在微妙調整,從放棄與美國簽署全面防務條約,轉而尋求"降級版"軍事合作協議可見一斑。
沙特的轉型之路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能源價格波動、地區沖突、全球經濟放緩都可能影響其宏偉計劃。
然而,沙特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推動變革,其成功與否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更將深刻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在這場大轉型中,沙特需要平衡與各大國的關系,在美中俄之間謹慎周旋,既追求經濟繁榮,又不犧牲國家安全與尊嚴。
結語
盡管特朗普信心十足推動沙以建交,巴勒斯坦問題這一核心障礙仍未解決。千億軍售背后,美國對盟友的差別對待已暴露無遺,F-35始終無法落入沙特之手。
在美國設限之下,沙特正積極探索武器來源多元化,中國的殲-35E成為潛在替代方案。特朗普的軍售策略或將促使中東軍備格局發生微妙變化。
沙特正步履謹慎地平衡與各大國關系,既追求"2030愿景"下的經濟轉型,又不放棄軍事現代化進程。中東和平與地區穩定的復雜博弈遠未結束。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