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亨利一世》中我們提到了,亨利一世唯一的婚生兒子威廉死于一次意外海難,所以亨利一世便指定他的女兒瑪蒂爾達為其繼承人。
然而在亨利一世死后,他的外甥斯蒂芬卻先于瑪蒂爾達登陸英格蘭,并在他的弟弟溫徹斯特主教幫助下加冕為王。
為了增加自己繼位的合法性,斯蒂芬承諾授予教會更大的自主權,取得了教皇英諾森二世的支持,并宣稱亨利一世在臨死之前改變了主意,重新指定他為下一任國王。最終坎特伯雷大主教為斯蒂芬涂膏加冕,而英格蘭的貴族也不愿被一個女人統治,且斯蒂芬承諾日后給予貴族大量的土地封贈,所以貴族們大都也支持斯蒂芬為王。
瑪蒂爾達拒絕承認斯蒂芬為國王,決定先奪回諾曼底公國,再進軍英格蘭。1136年瑪蒂爾達的丈夫杰弗里率軍入侵諾曼底,但斯蒂芬暫時無暇顧及,因為此時瑪蒂爾達的舅舅蘇格蘭國王大衛一世也開始騷擾英格蘭邊境,占領了不少土地。斯蒂芬率軍北上,與大衛一世達成協議,確保了大衛一世的兒子在英國的財產和爵位,大衛一世歸還占領的大部分土地后撤軍。
諾曼底公國
1137年斯蒂芬抽出身來趕往諾曼底,以諾曼底公爵效忠于法王為條件換取法王路易六世的支持,組建了一支由雇傭軍和諾曼底軍隊組成的聯盟軍以對抗杰弗里的反抗勢力。但不久后雇傭軍和諾曼底人發生沖突,導致斯蒂芬失去了大多數諾曼底貴族的支持。斯蒂芬無奈再次作出妥協,以每年支付2000馬克的條件換取了杰弗里的休戰退兵。
由于不斷對外用兵,導致斯蒂芬根本無力實現此前的承諾,許多貴族沒有得到應有的土地和爵位,轉而開始反對斯蒂芬。1138年瑪蒂爾達同父異母的哥哥格洛斯特公爵羅伯特趁機反叛,宣布支持他的妹妹瑪蒂爾達為女王,開啟了長達十五年之久的英格蘭內戰。
羅伯特的背叛不僅意味著斯蒂芬失去了對諾曼底一些重要據點的控制,更表明安茹家族正在把斗爭延伸到英格蘭本土。同年,蘇格蘭的大衛一世也宣稱將支持馬蒂爾達入主英國,并迅速出兵占領了約克郡。而由于斯蒂芬沒有讓他的弟弟當上坎特伯雷的大主教,因此導致他失去了教會方面的有力支持。此時的斯蒂芬四面受敵。
瑪蒂爾達畫像
1139年,瑪蒂爾達率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占領英格蘭西南部,隨后羅伯特向北進軍,以同赫里福德伯爵邁爾斯·菲茨沃爾特取得聯系。斯蒂芬趁機將瑪蒂爾達圍困在阿倫德爾城堡,迫使她同意休戰,但雙方的戰爭并未結束。斯蒂芬專注于安定英格蘭西南部,瑪蒂爾達則與羅伯特會合,向倫敦進軍。
1141年2月,斯蒂芬在林肯倉促應戰,戰敗被俘。同年夏天,瑪蒂爾達進入了倫敦。但她拒絕了由教廷使節制定的和平條款,她的不明智行為惹怒了倫敦人。
在斯蒂芬的王后帶領下,倫敦人將瑪蒂爾達女王趕出了倫敦。因此,瑪蒂爾達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的計劃沒有實現,瑪蒂爾達沒能成為英格蘭女王。
幾個月后,羅伯特在溫徹斯特戰敗被俘。由于羅伯特既是瑪蒂爾達的哥哥也是支持她的有力支柱,瑪蒂爾達不得不同意釋放斯蒂芬換回羅伯特。
12世紀法蘭西地圖
此后雙方陷入長期的對峙局面,很少再爆發激烈的大規模戰斗,更多的是一些常規性的摩擦。當時的戰術都圍繞城堡進行,防御者通常占據優勢,因此任何一方都不會取得很大進展。1147年10月,羅伯特去世。心灰意冷的女王于1148年初離開英格蘭,再也沒有回來。
1151年,杰弗里病逝,其子亨利成為新的安茹伯爵。1152年,亨利迎娶了前法國王后埃莉諾,這個比亨利大11歲的女人為亨利帶來了豐厚的嫁妝——阿基坦公國。獲得阿基坦公國后,亨利的實力大增,便繼續宣稱對英格蘭王位的所有權。
埃莉諾畫像
1153年,亨利與瑪蒂爾達再次入侵英格蘭,但雙方又一次陷入了對峙僵局。英格蘭的貴族和教士也對這場馬拉松式的內戰失去了興趣和耐心,希望盡快結束這場無意義的戰爭,便不斷在斯蒂芬和亨利之間進行調解。
在內憂外患的重重壓力下,斯蒂芬早已精疲力竭,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這場漫長的爭端。
1153年8月,斯蒂芬的繼承人尤斯塔斯去世,而他的第二個兒子威廉從未想過成為國王,這為通過談判達成和解開辟了道路。
1153年12月,雙方簽訂《威斯敏斯特合約》,合約規定,亨利仍承認斯蒂芬為英格蘭國王,但確立亨利為繼承人在斯蒂芬死后繼位成新的英王。由此,長達15年的英格蘭內戰終于結束。
合約簽訂后不到一年,斯蒂芬去世,亨利順利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開啟了英國歷史最輝煌的金雀花王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