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字包含了我的千言萬語,真心感謝肺病科全體醫護!”在市中醫醫院“紅梅工作組”肺病科病區,一位肝癌晚期患者將裝裱精致的“大醫精誠”書法作品鄭重交到醫護人員手中。題字映照著醫患之間溫暖的情誼,也記錄著一段中西醫協同抗擊病魔的特殊歷程。
兩年前確診肝癌晚期的患者,輾轉多家醫院經歷肝臟射頻消融術及多種化療方案,治療效果始終未見起色。日漸消瘦的身軀和反復發作的癌痛,讓這位曾經開朗的中年人逐漸喪失治療信心。當他在家屬攙扶下步履蹣跚地走進診室時,肺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郜啟全通過細致望聞問切,捕捉到患者眼中微弱卻執著的求生渴望。
“腫瘤治療不僅是技術較量,更是醫患心靈相通的修行。”郜啟全帶領“紅梅工作站”肺病科團隊創新運用中醫“身心同治”理念,將經方調理與情志疏導有機結合,同時引入西醫免疫治療增強機體抗癌能力。每日查房時把脈問診的專注,王紅梅護士長帶領患者習練疏肝理氣功的耐心,配合免疫調節治療對腫瘤微環境的精準干預,讓治療過程始終浸潤著人文關懷的溫度,患者緊鎖的眉頭終于逐漸舒展。經過以中醫藥扶正固本為核心,結合化療周期調控與免疫治療協同作用的個性化治療,患者持續月余的頑固性腹痛得到有效控制,化療帶來的惡心嘔吐頻率顯著降低。更讓醫療團隊欣慰的是,患者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情,開始主動參與治療決策。
這幅懸掛在肺病科病區的“大醫精誠”匾額,承載的不僅是患者真摯的感恩之心,彰顯著中醫藥在腫瘤姑息治療領域不可替代的療效優勢,生動演繹著“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醫療哲學。市中醫醫院將始終以提升患者生命質量為目標,以精益求精的診療技術和潤物無聲的人文關懷,讓杏林薪火溫暖更多飽受病痛困擾的生命,矢志不渝地踐行“大醫精誠”的醫道精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