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人物簡介:朱滿德,博士,三級教授,農林經濟管理博士生導師。現任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貴州山地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脫貧地區共同富裕研究省級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級青年人才,省管專家,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學術帶頭人、青年學術創新人才,省社會科學學術先鋒。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西部之光”訪問學者。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黔興高校智庫聯盟副秘書長。《農業現代化研究》《世界農業》《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期刊編委、青年編委。
貴州大學教授朱滿德。
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等課題三十余項,研究成果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獎、中國發展研究獎、薛暮橋價格研究獎等重要獎項,培養研究生50余名,有力助推了貴州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十余年躬身力行,朱滿德的“農經答卷”成績滿滿。
當被問及“農經研究的使命任務及其價值”時,朱滿德用兩個“服務”作出回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地方產業實踐。用朱滿德的話說,農業經濟研究,事關“國之大者”、民生大計,要有“三農”情懷和擔當精神,既要“上接天線”,為國為民問計,也要“下接地氣”,走進田野鄉村,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05年,朱滿德來到貴州大學攻讀研究生,首次踏上貴州這片沃土,所學專業轉向農業經濟管理,師從王秀峰教授,開啟了他的“農經”學術之路。在中國農業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師從程國強教授,這位曾經直接參與中國加入WTO談判和“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的農經學者為朱滿德指明了學術方向,在他的培養下,朱滿德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國家糧食安全、農業補貼、全球農業治理等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并圍繞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糧食安全與相關政策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多年來,朱滿德跟隨研究團隊,先后深入二十多個省份的農村開展調研,用田間地頭的“足跡”和“汗水”獲取農業農村發展中最為真實的第一手資料,不斷形成高質量研究報告和資政建議。他在農業支持保護、糧食收儲等方面參與撰寫的資政報告,在中央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等領域發揮了重要決策咨詢作用。“像我與程國強教授合著的《今年秋糧收購面臨的問題與政策建議》《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的關鍵與重點》等報告,被相關部委采納應用,對農產品目標價格、臨時收儲制度和最低收購價政策等改革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還有我們提出的全球農業戰略理念,建立‘立足國內、全球供應’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有效推動了新時期糧食安全的戰略轉型。”
2023年8月調研黑龍江糧食生產。
朱滿德說,“三農”領域的建言資政不是紙上談兵,既要有全球觀、大局觀,更要深入基層、走進農民群體,發現和破解重大現實問題。讀書期間,他就跟隨團隊到東北、華北糧食主產區與農民、經紀人、收儲企業、加工貿易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度訪談交流,全鏈條、多視角地了解糧食生產、收儲等現實情況;工作后,也不曾停歇,每年都去一些省份開展實地調研,走到田間地頭,去發現農業農村發展的“真問題”,從而提出決策建議。
結合地方實際、服務地方發展同樣是農經學者的重要使命與責任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朱滿德圍繞貴州的脫貧攻堅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鄉村產業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貴州農業的最大稟賦特征,依靠這樣的農業生產條件要走東北、中部的糧食產業化道路顯然走不通,所以必須立足自身實際,走一條差異化發展的新路,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就是合理的選擇。”朱滿德說,“與可直接落地的技術指導和幫扶不同,農業經濟管理提供的則是鄉村產業規劃、發展模式選擇、綜合效益評價,以及市場理念、經營方式、營銷策略等指導和幫扶。”
2015年以來,朱滿德多次參加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組織的社科理論進基層活動,到區縣、鄉鎮調研鄉村產業發展,宣講國家農業政策、指導特色產業發展、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地方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意見和建議。同時,他長期為政府部門組織的領導干部,以及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致富帶頭人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訓授課,講授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市場開發等知識,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現代農業產業規劃等研究,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參加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社科理論進基層”活動產業調研。
作為貴州大學農經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朱滿德回校工作以來,始終站在教學科研一線,踐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任務,為農林經濟管理、應用經濟學等學科建設貢獻力量。他主講《農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等課程,堅持把實地調研所見所思融入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系統分析身邊的問題,深受學生喜愛。“學習農經專業,不能光知道書本的知識,必須熟悉農業、走進農村、了解農民,必須扎進泥土里。要從現實問題中選課題、定方向,而不是從文獻到文獻做學問、從書本到模型找答案,這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學術規律。”從教以來,他言傳身教,堅持帶著學生調研,也支持團隊獨立調研,調研足跡遍布黑龍江、內蒙古、河南、安徽、貴州等地,將科研和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他不遺余力地為學生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指導的多名學生進入山東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畢業后入職黨政機關、高等學校、金融機構和科研院所等,取得了不錯的成就。“近幾年,已經陸續有我們自己培養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在外學成歸來,回到學院工作,這種人才反哺為學科建設和學院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是我們育人成效的一種體現。”
朱滿德說,貴州大學農經學科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先后入選省級重點學科、特色重點學科,省級國家一流建設學科、省級一流學科,也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這是貴大一代代“農經人”共同奮斗的結果。2022年,朱滿德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他說,作為農經后輩,我們必須主動從農經前輩、從我們的老師手中接過重擔,不負期望和使命,把農經學科建強建好。
回顧十余年的學術生涯,朱滿德始終保持著對土地的敬畏和對農民的深情。他說,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農經研究事關“民之生計”,我們做的是讓土地生長希望、讓糧倉更加充實的事業。未來的日子里,他將繼續做好俯身丈量土地的實踐者和引領學科前沿的開拓者,用智慧與熱忱為農業強國建設、培育新時代“三農”人才傾注更多力量。(文/張蟬、胡虞娜、圖/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