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協創共學·上海市大學生社區創課大賽”總決賽于4月24日舉行。松江有7門社區教育創新課程榜上有名,這些課程既是大學生青春智慧的結晶,又多與松江地域特色緊密貼合。
松江區泗涇鎮社區學校侯愛萍、東華大學張云龍和曾璇指導,大學生郭文璐、錢炎、艾書揚、黃佳欣主創的《記憶解碼:阿爾茲海默癥探索之旅》;松江區中山街道社區學校沈紅明、上海外國語大學楊雪指導,大學生李艾玲、鄭茜鈺、葉雨欣、陳思雨、段雪瑾主創的《里弄名字里的松江》,榮獲精品創課獎。
松江區石湖蕩鎮社區學校聯合東華大學開發的《智力助殘文創家》;松江區佘山鎮社區學校聯合華東師范大學開發的《DIY旅行攻略——玩轉掌上智慧旅行》;松江區岳陽街道社區學校聯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開發《扎染韻新生,巧手扮社區——點亮居民多彩生活》;松江區車墩鎮社區學校聯合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開發的《非遺小匠人:唐三彩彩繪工作坊》;松江區九里亭街道社區學校聯合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開發的《“More interesting”趣味英語幼兒課堂》,榮獲優秀創課獎。
“松江區坐擁松江大學城連點成片的資源優勢,用好用活這些資源,是社區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彼山瓍^社區學院院長陸逸介紹,近年來,松江區在推動高校與社區教育深度合作上成果斐然,逐步構建起了“校地協同、資源共享、雙向賦能”的教育新生態。高校憑借學科優勢為社區量身定制課程,高校師生志愿者進社區、進課堂成為常態。此次在上海市大學生社區創課大賽中躋身“全市唯十”精品創課陣營的2門課程,以“在地化”設計為核心,將健康素養、文化傳承等主題融入社區教育,惠及居民超1000人次。
對于高校而言,這樣的嘗試及實踐也為大學生搭建起了從“象牙塔”走向社會大課堂的橋梁。各高校表示,課程開發倒逼學生將專業知識轉化為通俗表達,在貼合實際的研究探索中,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所提升。以《記憶解碼:阿爾茲海默癥探索之旅》為例,課程打破了傳統科普教育模式,通過虛擬形象“AD怪獸”將風險因素具象化,利用“游戲嘉年華”形式激發認知訓練,將復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故事和互動體驗,深受社區居民歡迎與好評。
據介紹,本屆大學生社區創課大賽圍繞“健康素養”“文化素養”“信息素養”“市民素養”“生活素養”等五大主題開展。全市11個賽區共推薦80門區級創課進入市級決賽,并產生了10門市級精品創課、14門市級入圍精品創課和56門市級優秀創課。
記者:王梅
編輯:周正豪 周加姚
審核:周樣波 周正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