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成全球首個部署電磁炮的國家,日本海空軍實力非常強悍
——英國和日本軍力再盤點,之后將更強悍
邵旭峰
一、日本已經開始部署電磁炮,英國軍力到底如何?
最新消息,日本已經開始在軍艦部署電磁炮,預計2026年將實現技術和部署、作戰的成熟化——果真如此的話,日本將成全球第一個實戰部署電磁炮的國家。
該電磁炮射擊速度每秒超過2000米、聲音速度是340米每秒,也就是6倍音速,妥妥高超音速,可以連續發射120枚炮彈,其中包括可攔截各種導彈的開花炮彈(里面有幾百個幾克重的鎢制彈丸,可提前爆炸和比較集中撞擊來襲導彈),這種炮彈,一般只有十幾二十千克重,但由于巨大的動能,能達到較大導彈的射擊距離和毀傷效果,其攻擊效果應該和戰斧導彈相當(戰斧和多款反艦導彈的裝藥是450公斤左右)——一發可能搞沉一艘大型軍艦,但成本極低,可以攜帶大量炮彈,一艘軍艦上千枚不成問題,只要解決連續發射問題,可說是火力無限:
經常說唯快不破,第一個踐行的應該就是這個電磁炮。
很多媒體不知道怎么回事,對于英國和日本軍力普遍嚴重低估,其實稍微知曉軍力細節的都知道,這兩國的軍力不僅不弱,相反很強。
很多人說英國軍力不如法國,說法國的軍力體系更完備,說來說去,也就知道法國的戰略潛艇搭載的潛射洲際導彈M-51是法國自產的,英國用的是美國同款的三叉戟2D5,但英國既然能用更好的、堪稱全球第一好的洲際導彈,他為何要自己費力把火去搞,搞這個、維護和升級這個,需要多付出至少在千億美金,且肯定不如三叉戟,他腦子也被踢了?
即便兩國戰略潛艇兩國相當,英國機敏級攻擊潛艇完全領先法國紅寶石(法國最新的梭魚級才兩艘下水)、且有6艘。英國機敏級潛艇應該是全球現役攻擊潛艇中僅次于美國弗吉尼亞級的,領先美國海浪級——海浪級建造較早,技術相對落后。
很多媒體反過來翻過去炒作海浪級,相對于弗吉尼亞級、英國機敏級、法國梭魚級,這個真落后了。
航母方面,法國戴高樂航母雖然是核動力(4.2萬噸左右),但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級要大不少(滿載在6.5到7萬噸),搭載F-35戰機、全電推進,且有兩艘,綜合也碾壓法國。
英國主力戰艦45型驅逐艦,和法國地平線級相當,但英國有6艘,法國三艘左右,英國更新的26護衛艦已經至少兩艘下水,由于看好這個軍艦,加拿大買了多達15艘(可能是史上最大單筆訂單),澳大利亞買了9艘。
空軍方面,英國有150架臺風戰機,其綜合作戰能力是稍強于法國陣風戰機的(陣風勝在對機場的要求不高),且英國買了多達138架f-35,基本都到貨,空軍和海軍艦載機綜合,英國是強于法國的——英國還有大量美國提供的預警指揮機,P-8反潛機,環球霸王運輸機,KC-135空中加油機,阿帕奇直升機,死神無人機·····綜合海空軍作戰體系,是遠超法國的。
尤其是,英國更新一代的無畏級戰略潛艇,至少3艘在建或者下水,其造價僅次于美國正在建造的哥倫比亞級,將搭載美國新的三叉戟D5le導彈:
還有,英國和美國、澳大利亞正在聯合推動奧庫斯計劃,這個計劃前期資金額達到2450億美元,是新一代核常一體潛艇和基地、以及外延(海軍基地和相關維護、水下無人機、導彈等等)的一攬子計劃,乃至于可能包括空軍合作項目:
還有,英國之前和意大利合作搞六代機,2024年,開始和日本聯合搞,日本之前已經開始獲得美國F-22技術:
英國近些年越來越利用其綜合國際影響和實際實力,跨洲合作搞最強武器,比如和美國搞新的攻擊潛艇、并要賣給澳大利亞,比如和意大利、日本聯合搞六代機——之前,英國主要在歐洲合作,比如和德國等一起搞臺風戰機,和法國等一起搞紫菀攔截系統,等等。
單就技術而言,英國戰略潛艇、攻擊潛艇、航母的綜合技術,應該僅次于美國,其戰機發動機技術,也在世界一陣,臺風戰機和F-22是全球現役唯二不開加力就可超音速巡航的。
由于英國既有臺風戰機,也有138架F-35,所以其空中力量在俄羅斯之上,至于海軍能力,則遠超,俄羅斯現在沒有航母,主力戰艦也極其老舊,俄羅斯主打戰略潛艇和攻擊核潛艇,戰略潛艇方面,英國前衛級搭載的導彈遠超俄羅斯北風之神搭載的圓錘(布拉瓦)導彈,英國機敏級攻擊潛艇是完全領先俄羅斯亞森級的——兩國甩開打的話,你可以參考烏克蘭,幾小時內,大鵝會哭泣。
你就說,兩個滿載F-35的航母群、搭配六艘45型驅逐艦和6艘機敏級,150架臺風和F-15等配合,俄拿啥擋?
然而最新消息顯示,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第二艘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搭載二三十架F-35開始前往印太······
我們之前談過,這是美國要切實搞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信號。
在俄烏戰前,我多次談論俄羅斯海空軍技術和實力的落后,但認同的不多,實際戰爭完全檢驗了這一點。
在發達陣營,美國軍力當然最強,就海空軍而言,英國和日本僅次于美國,兩國各有側重,下面看看日本:
二、日本軍力大概:
日本這些年,第一用力搞的,是宙斯盾驅逐艦,金剛級是4艘,愛宕級2艘,摩耶級兩艘,都是萬噸左右大艦,配備美國宙斯盾系統、以及MK-41發射系統,理論可發射戰斧攻擊導彈乃至于最新的AGM-158導彈,也可發射標準2、標準6、標準3攔截導彈:
日本多年來一直研發自己的攻擊導彈和防御攔截導彈,也大量部署美國標準系列導彈——請注意,美國現在全球移動攔截、以及海外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標準3block2A導彈,是美國和日本聯合研發的,日本在洲際攔截方面的技術,在世界最前沿,還有以色列,美國和日本還合作衛星項目(美國這方面似乎首選日本),日本也早都開始部署標準3bolck2A,以及標準6和標準2,日本聲稱其8艘宙斯盾艦都可負擔彈道導彈攔截任務:
日本在進攻導彈方面,一直受限于其和平憲法制約,但去年開始完全打破,就是直接購買了400枚戰斧導彈,是戰斧4代和5代:
日本已經開始其更大戰艦計劃,準備建造兩艘2萬噸左右的“令和戰艦”,這是全球最大攻防戰艦,搭載美國最新宙斯盾系統和相關攻擊導彈和攔截導彈,以及各型武器系統,也可搭載武裝直升機,這兩艘軍艦將在2029年前服役——個人之前專門談過這個事情,就是日本要把最大攻擊和攔截平臺放到海上:
不談別的,綜合如上主力戰艦和進攻及攔截武器,在發達國家陣營,除過美國,沒有別的國家能比得上,英國也不行。
日本也一直在自己搞反艦導彈等,比如12式導彈,射程在1000公里左右,日本更大的導彈計劃已經開始,其準備開發超過10種高超音速導彈、包括射程在3000公里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
再就是文前所談的日本已經開始部署電磁炮,可遠距離超威力攻擊、也可攔截導彈。
就日本主力戰艦,稍微歸總一下,具備極為強悍的攔截能力(全套宙斯盾和標準系列攔截導彈)、以及進攻能力,搭載大量戰斧導彈,以及其它攻擊導彈、反艦導彈——到2026年,就會疊加大量攻防電磁炮,再之后會疊加大量和多型高超音速導彈、最大射程可達3000公里,到2028年和2029年,其全球最大主力戰艦“令和”級會服役,其攻防能力會更強。
這個應該有一個相對準確判斷。
相對于主力戰艦,日本在航母方面,雖然規模不大,但作戰能力也不容小覷,最主要就是其兩艘已經完成改造且準備搭載F-35B的“出云”級準航母。
日本買了多達147架F-35戰機,除過足夠的準航母起降的B型,其它基本都是機場起降的A型。
在起降戰機方面日本還有兩艘日向級備選,目前其主要搭載武裝直升機、魚鷹直升機:
日本疑似有更大航母建造計劃。
海軍方面,日本還有十幾艘通用性驅逐艦,大約10艘護衛艦——最新的最上級,這個護衛艦很先進,有16聯裝的mk-41系統、4面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個軍艦已經下水10艘,日本要裝備22艘:
日本還有大量較為先進的常規潛艇,9艘親潮級,12艘蒼龍級,最新的則是大鯨級,已經3艘下水,大鯨級潛艇和德國給以色列建造的海豚級,堪稱世界最先進常規潛艇:
但日本顯然不想僅僅擁有常規潛艇,其已經加入美英澳奧庫斯計劃,有獲取這世界最先進核常一體核動力潛艇的可能。
日本海軍情況大概如上。
日本空中力量也非常強悍,其擁有大概200架F-15戰機,正在對其中一半左右進行升級,日本有大概100架F-2戰機(也就是F-16的日本版),購買了147架F-35。
日本長時間搞隱身戰機“心神”,但這個項目開始暫停,應該是相關技術跟不上,但日本開始獲取美國F-22戰機技術、計劃10年獲得全部,在此基礎上,日本開始和英國、意大利聯合搞六代機——在英國強大的航空發動機技術、以及日本開始獲取并升級的F-22隱形技術加持下,這個戰機應該能排到世界一陣,下圖是英國之前搞的六代機“暴風”模型:
英國應該是看重日本正在獲取的F-22技術、而日本則看重英國在傳統戰機方面的深厚積淀,尤其發動機技術,所以一拍即合。
此外,日本已經獲取美國大量預警機、反潛機、加油機、直升機,其海空軍綜合實力是非常強悍的——和英國相比,其攻擊潛艇和戰略潛艇遠不如英國,航母也是,但其主力戰艦的陣容和綜合攻防能力遠超英國(數量、噸位,以及宙斯盾系統、攔截導彈和攻擊導彈,都是)!其空軍主力戰機規模也比英國還大。
日本式有建造大型戰艦的歷史基礎的,二戰時候的大和號和武藏號都是最大戰艦,其近些年搞的8艘萬噸左右驅逐艦,就是要把主要綜合攻防平臺放到海上,且要極力強化,現在正在搞的“令和”戰艦,更是如此。
作為純粹海洋國家,日本和英國的陸軍力量都比較弱,火箭炮、火炮、坦克、步戰車等都是,不再贅述。
再次回顧一下,英國和日本海空力量,在發達陣營是僅次于美國的,也強于俄羅斯——相對而言,日本首推攻防一體的主力戰艦,而英國首推戰略潛艇、攻擊潛艇以及航母,這兩方面也分別領先于對方,在發達陣營都僅次于美國,英國戰略潛艇和攻擊潛艇,在全球也僅次于美國。
兩國開始強強聯合推進六代機計劃,這方面應該會得到很大發展。
兩國都參與以新一代、核常一體潛艇為主體的“奧庫斯”一攬子計劃,這個計劃非常龐大,不僅推動最具威脅的核潛艇技術發展和潛艇擁有,也涵蓋其它海軍技術和基地合作,參與和準備參與國家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加拿大,其技術開放規格,超過北約,技術中堅當然首先是美國、其次是英國。
美英是把澳大利亞當做印太戰略樞紐來打造的(這首先是我提出的),奧庫斯計劃則是核心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