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號的深夜,伊朗南部突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經濟命脈沙希德拉賈伊港口發生大爆炸!
致命爆炸
爆炸現場堪稱末日景象,沖天火光瞬間照亮黑夜,滾滾黑煙直沖天際,爆炸的沖擊波甚至震碎了方圓數公里的建筑物玻璃,連50公里外的居民都能清晰聽到。
走進港口,集裝箱被炸得七零八落,港口里那些起重機、傳送帶等關鍵設施,幾乎全被炸成了廢鐵。
更要命的是,主爆炸之后還接連發生多次小規模爆炸,救援人員剛想沖進去救人,就被二次爆炸逼得退回來,救援工作只能被迫中斷。
截至4月28日,這場災難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1200人受傷,而且傷亡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爆炸發生在中午,正是港口作業的高峰期,許多工人和貨運人員根本來不及逃生。
目前,伊朗官方尚未公布具體爆炸原因,只表示正在緊急調查。但如此大規模的爆炸,絕非普通事故那么簡單,外界普遍猜測背后另有隱情。
沙希德拉賈伊港口對伊朗來說,絕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貨運樞紐,而是國家經濟的主動脈。
這里是伊朗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年貨物吞吐量高達7000萬噸,承擔著全國近85%的進出口貨運任務。
港口長期存放著12萬至14萬個集裝箱,每天都有無數石油、礦產、食品和工業品從這里進出。
毫不夸張地說,伊朗的經濟血液就是通過這個港口流向世界的。而如今,這場爆炸幾乎切斷了這條生命線。
更糟糕的是,伊朗經濟本就深陷困境。近年來,由于西方制裁、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等問題,伊朗國內民生艱難,失業率高企。
港口一旦長期停運,進出口貿易將陷入癱瘓,石油出口受阻,國內物資供應也會出現嚴重短缺。這對本已搖搖欲墜的伊朗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甚至有分析認為,這場爆炸可能直接重創伊朗的國運,讓這個中東大國在未來幾年內都難以恢復元氣。
幕后黑手是誰?
爆炸發生后,誰是幕后黑手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不少人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以色列。
這倆國家向來不對付,長期處于敵對狀態,以色列之前就多次對伊朗的核設施、軍事目標發動 “外科手術式打擊”。
這次爆炸的精準度和破壞力,確實符合以色列的 “作案風格”,所以很多人猜測是不是以色列想通過炸港口來削弱伊朗實力。
也有人把矛頭指向美國及其盟友,美國一直想壓制伊朗,削弱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
如果通過炸毀港口讓伊朗經濟崩潰,就能進一步掌控中東局勢,給自家在該地區的利益上 “上保險”。
還有一種聲音認為,可能是伊朗國內反對勢力或者恐怖組織干的。伊朗內部矛盾一直不少,各方勢力暗流涌動,不排除有人想通過制造混亂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無論幕后黑手是誰,這場爆炸的影響已經遠超一場簡單的襲擊事件,甚至可能改變整個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
尤其是對中俄兩國來說,伊朗一直是中俄在中東對抗西方壓力的重要盟友,也是 “去美元化” 戰略的關鍵伙伴。
中國和伊朗簽了 25 年的全面合作協議,能源、基建、軍事等領域都有深度合作;俄羅斯也依賴伊朗的無人機技術,借助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來抗衡美國。
現在港口被毀,伊朗未來一段時間估計得忙著 “自救”,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作用。
對中俄來說,必須得重新盤算在中東的布局了。要是伊朗因為經濟崩潰陷入內亂,或者頂不住壓力向西方妥協,中俄在中東的戰略支點就會被嚴重削弱。
俄羅斯現在被烏克蘭戰場搞得焦頭爛額,如果再失去伊朗這個幫手,全球戰略布局會更加被動;
中國的 “一帶一路” 倡議里,伊朗是連接歐亞的重要節點,港口癱瘓會讓中伊貿易受阻,能源供應也會出問題。
所以,中俄可能得抓緊時間尋找新伙伴,比如和沙特、阿聯酋加強合作,或者鞏固與土耳其、伊拉克的關系,以此來降低伊朗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
這場港口爆炸,就像往中東局勢這池 “渾水” 里扔了顆重磅炸彈,直接炸碎了原有的力量平衡。
伊朗能不能挺過這一關?中俄又會如何調整戰略?中東未來還會發生哪些變數?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在動蕩中慢慢浮現了。
讀者朋友們,你覺得這次爆炸到底是誰干的?伊朗還能穩住局面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免責聲明:該文章的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機構官網、媒體網絡和第三方平臺等公開信息,如有侵權、信息有誤或其他異議,請聯系本人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