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關鍵時期
在崇州市白頭鎮的田間地頭
一款“育秧神器”正高效運轉
將一摞摞秧盤精準輸送至育秧區
助力當地加快春耕生產步伐
4月28日,記者在崇州市白頭鎮梓樂村21組的永弘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育秧基地看到,一臺自主研發的“運輸天車”正在高效運轉。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易定良熟練地將“天車”軌道滑動到指定區域,短短幾分鐘內,數百個秧盤便隨著傳送帶到達指定位置,工人只需將秧盤搬放到田里即可,徹底改變了以往人工搬運秧盤費時費力的局面。
崇州市永弘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易定良
以前用老式機器搬運,一個人一天最多運送400多盤,現在用“天車”1人能搬運1200盤左右,效率提高了3倍!
白頭鎮梓樂村村民夷雨群
我們年紀比較大了,以往老式的運輸機搬運起來還是比較費力。現在這款新機器,我們不用搬,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據了解,這款“運輸天車”是由崇州市永弘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自主研發的。較老式機器而言,這款運輸“天車”不僅效率大幅提升,還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崇州市永弘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易定良
以前的秧苗運輸機容易傷手,現在我們改進了這款機器,在運輸秧盤的時候前端采用的是自然下滑,沒有傳送帶,所以很大程度消除了安全隱患。
作為當地水稻育秧的重要服務主體,合作社通過“天車”系統優化了秧盤調度效率,確保農戶在春耕關鍵期及時獲得優質秧苗。同時,新技術的應用還創造了5-8個技術崗位,涵蓋“天車”操作、維護及秧盤管理等環節,帶動本地農民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得益于“天車”系統的高效運轉,合作社已承接周邊鄉鎮超20000畝水稻的育秧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67%。這不僅保障了農戶用秧需求,還進一步打響了合作社的機械化服務品牌。
崇州市永弘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易定良
我們研發出這款“運輸天車”后,也有合作社讓我們幫忙生產,目前我們已經生產了5臺,讓別人感受新設備帶來的便利。
記者|李婷 唐泰來
編輯|張海峰 陳雨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