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產業結構急劇變遷,新興職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今的企業需要知識類型多樣的新型人才,但高等教育更看重系統性,注重學科的深度教學,盡管專業在不斷調整,但短時間內做出改變實非易事。
日前,教育部部署高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推動全國范圍內開設1000個微專業。高校紛紛響應,比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首批開設了9個微專業項目,一經上線就廣受歡迎。
上海外國語大學創建于194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在教育部學科專業評估中外國語言文學獲評A+,并列全國第一。
上外現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而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等6個學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從學科發展可以看出,上外除了保持語言類學科的優勢,在如經濟學、教育學、政治學等領域也有齊頭并進之勢。
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的首批9個微專業可謂誠意滿滿,微專業的課程雖然“微”,但內容極具含金量。
比如“翻譯與國際傳播”微專業,是由上外的“大佬”高級翻譯學院授課,上外的高翻已經與聯合國合作十年,除了聯合國還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歐洲議會口譯總司等國際組織,也獲得無數來自國際的贊譽。
可以說,上外高翻學院代表了我國高校最高的翻譯水準,而高翻學院只招收研究生,這次高翻學院推出翻譯與國際傳播微專業,上外學生在本科期間就可以體會高翻的魅力。
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復雜,風險和挑戰層出不窮,推進涉外法治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在2024年人民日報就整版討論過加強培養涉外法治建設,可見涉外法學人才的急缺。
上外此次也開設了“涉外法治”微專業,核心課程涵蓋國際公法學、國際經濟法學、國際商法學等課程。讓上外學子未來無論在跨文化溝通能力還是涉外法務等領域都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還有數據分析技術與應用微專業、社交媒體與全球傳播微專業等多個針對當下經濟發展需求和熱門領域的微專業,每個單拎出來都很能“打”。
微專業之所以受歡迎,正是因為在短時間內讓學生高效的掌握了專業知識,也讓學生不斷發現興趣點,提前規劃就業方向,是一種更高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式。
透過這9個微專業,更讓我們看到上外除了語言上的優勢,在金融、法治、政治、傳媒、大數據……各種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就業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